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细说宣南文化(名家话北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1日   第 05 版)

  清朝“康乾盛世”的经济、文化、军功、版图、民族团结,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佳境界。这是宣南文化应运而生的大前提。具体而言,宣南文化的内容甚多,可谓丰富,也可以说庞杂,下面列举几项以探讨其文脉的走向。

  寺庙文化。宣南既有唐朝皇帝敕建的悯忠寺(法源寺),辽南京的代表性建筑大清真寺、天宁寺塔,也有民间自建的各种寺庙,仅关帝庙就有上千座,是北京市寺庙最密集的地方,而且形成了各个教派和睦相处的好传统。如果说继承和发展,这种保护宗教和信仰自由,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传统,今天确实得到了发扬光大。

  图书文库。元大都已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清朝“满汉分置”政策,把北京内城的文化精英统统迁往南城,不啻为把文化中心搬到了南城。图书是跟着读书人走的,北京的书市本来在内城的灯市口,此时也迁到了南城。大学士纪晓岚是汉人,所以只能住在南城虎坊桥的阅微草堂,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手下3000多位编辑人员,连续工作十多年,才编写完成了这部万卷全书。加之编纂《康熙字典》和《古今图书集成》等万卷类书,都需用大量原始资料,吸引国内许多书商从各地携带图书到南城开店或摆摊销售。到光绪年间琉璃厂文化街已有200多家书店,形成了国内最大的书市。辛亥革命前后,内城和海淀等郊区的现代学校兴起,读书人和书店集聚宣南的格局解体,文人和图书向更大范围普及,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郑振铎、张友渔等人主持收集保护古旧书籍工作,在琉璃厂文化街成立中国书店,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古旧图书文库。

  会馆文化。北京历史上有400多处会馆,大部分建于清朝,而且坐落在宣南。会馆名义上是同乡会,大多由商业行会出资修建,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经商、谋官、议事的人士常住会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林则徐、龚自珍、鲁迅等封疆大吏和社会名流,曾住在会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居住的会馆,成了“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孙中山在湖广会馆召开了国民党成立大会。会馆成了“信息中心”,这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非常重要。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促进变革,形成了独特的宣南会馆文化。

  梨园之乡。四大徽班进京为清朝乾隆皇帝祝寿,演出后留下了。他们汲取了昆曲、汉剧、皮黄、弋阳腔的优美曲调,移植了姊妹艺术许多优秀剧目,在北京“高级戏迷”的百般挑剔、百年挑剔中不断提高,精益求精,终于从一个地方剧种发展为京剧、国剧。京剧科班和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都住在宣南,别的戏曲团体和艺人大多也住在这里,共同构成了梨园之乡。要说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萧长华等主办的戏曲院校,在这里培养了上千名艺术人才,支援了全国戏曲事业。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国宝,是京味文化的奇葩。京剧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宣南文化的进取精神。

  天桥游乐。天桥游艺场是民众乐园,是民俗文艺集萃之地,侯宝林、新凤霞等著名艺术家由此发轫。老天桥的“撂地”摔跤、拉洋片看西洋景、席棚说唱、尘土暴腾中的露天小吃,毕竟落后了。需要改善环境,需要与时俱进。

  (作者赵大年为著名作家)

索非亚:“魅力北京”不落幕(聚焦京城)
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举办
少年割稻秋收忙
细说宣南文化(名家话北京)
268件养心殿文物“摆驾”首博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