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祖国是我的根,强国是我的梦”

——第二届“京华奖”十位获奖者访谈录

聂传清 吕文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0日   第 11 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左五),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右四),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左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右二),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左一)为第二届“京华奖”获奖者孟宙(左二)、王中林(左四)、许荣茂(右五)、蔡蔚(右三)、吴晨(右一)颁奖。

  郭金龙(左五)、裘援平(右四)、王安顺(左三)、杜德印(右二)、吉林(左一)为第二届“京华奖”获奖者何超琼(左二)、李稻葵(左四)、郑哲敏(右五)、莫华伦(右三)、李勇杰(右一)颁奖。
  李 铎摄

  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大会于9月30日在北京举行,王中林、许荣茂、李勇杰、李稻葵、吴晨、何超琼、郑哲敏、孟宙、莫华伦、蔡蔚等10人获颁“京华奖”。

  “京华奖”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本届“京华奖”获奖者在行业领域中有较高的代表性,同时在侨界也有很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专访他们的过程中,笔者被他们身上折射出的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所深深打动。从耄耋老人到青年才俊,一个个名字,涤荡人心;一份份使命,铸就辉煌。他们不被浮名所绊,勇敢前行,是大国的担当,更是时代的脊梁!

  王中林:用纳米科技造福人类

  “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千里走单骑’的精神。”在王中林的理念里,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但对于世界的变化,要随时保持激情,做好应对的准备。他所从事的纳米能源和纳米材料研究事业就是这样在质疑声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61年11月出生的美籍华人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近年来,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王中林成功研发纳米发电机,推动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纳米能源技术与自驱动微纳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此外,他创立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两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推动新型空气除尘净化、汽车尾气处理等多项技术落户北京,为北京地区科技进步、节能环保做出了多项贡献。

  最令他骄傲的是,经过4年多的努力,由他牵头并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后简称纳米能源所)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创新策源地,同时在应用技术方面也已经布局攻关。

  王中林认为,随着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日趋成熟,纳米科技逐步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前景。王中林表示,未来纳米能源所将会把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应用到环境、生物医能源甚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王中林说:“与时俱进很重要,时代在变化,科学技术必须随时迭代。”也正是每一次灵活的转变,让他始终站在纳米科研的前沿。

  许荣茂:将慈善公益作为终身事业

  “这次获得华侨华人‘京华奖’,更是让我觉得只有做得更多才能对得起大家给我的这份荣誉。”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近日在京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许荣茂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商,更是大爱无疆的慈善家,他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衷感染了身边很多人。专访他时,这位温文尔雅的“50后”企业家与我们谈论最多的不是经商,而是慈善。

  爱国爱乡一直是海内外侨界的传统。华侨华人情系故里、报效桑梓,体现在对家乡社会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支持、捐助中国国内公益事业款物总额已经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许荣茂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带去梦想和希望的慈善企业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许先生先后成立了世茂慈善基金、世茂教育基金、世茂安抚基金、世茂红丝带基金等多项公益基金,积极投身农村医疗、艾滋病防治、文化教育、抗灾救助、流动人口、扶贫帮困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15年底,他带领世茂集团累计捐款逾11亿元人民币,在京捐款近2亿元人民币,公益项目覆盖人口超过2000万。

  今年,世茂集团首次将企业公益的范围拓展到文物保护领域。今年3月,许荣茂在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一次谈话中了解到,“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尚需8000万元资金,当下就决定由世茂集团出资捐助。

  在许荣茂看来,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是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说:“慈善公益已经成为了我和世茂的终身事业,这个心愿没有动摇过,也不会改变。”

  对于此次获得北京侨界最高荣誉“京华奖”,许茂荣感慨地说:“每当我看到世茂所建设的一个个地标建筑矗立在北京,我们参与的公益项目服务于首都人民,更坚定了我继续投身首都建设和服务的决心。”他表示,今后,世茂还会继续在北京投资兴业,为继续京津冀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企业的发展反哺社会,实现企业、社会的共同进步。

  许茂荣始终认为,他的事业能取得今日的成绩,最大的动力就是把个人的命运、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勇杰:不忘初心用所学回报祖国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功能神经外科医生,没有做出些什么,能够获得‘京华奖’,我真是诚惶诚恐。”这是美国归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勇杰多次重复的一句话。这位话语谦和、儒雅平和的大夫,是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有着令人惊叹的传奇经历。

  李勇杰出生于1961年5月。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李勇杰开始涉足当时国际前沿的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俗称“细胞刀”技术。在美国工作的日子里,他掌握了有关“细胞刀”的全部技术,更得到了连美国人都孜孜以求的终身职位和充足的科研资金。

  然而,他知道在祖国,帕金森病发病群体十分庞大。“如果将这项新技术带回去,一定能造福国人!”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环境毅然回国。

  1998年,李勇杰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并推动宣武医院与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合作创办了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作为所长的他,首次把代表着功能脑病治疗尖端技术的“细胞刀”技术引入国内,极大地提高了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让无数中国患者受益。1999年,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被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命名为“卓越成就临床中心”,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临床机构。

  李勇杰和他的团队让10万余患者得到了世界水平的医治,得到最人性化的服务和最坚定的心理支持。现在,他还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壮大功能神经外科“中国队”,希望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兼顾科研和临床并不现实,我倾向于在临床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近年来,李勇杰从一个优秀的医学专家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他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全国同行传授新理论和新技术,培训专业人员7000余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型的医生。”说这话时,李勇杰的眼睛闪闪发亮。“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是我事业的一个新起点,这里有优厚的人才政策,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有祖国的温暖。”李勇杰说,他将用更多新的医术和科研成果来回报北京,回报祖国。

  李稻葵:为大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经济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最鲜活、最引起全球关注的社会变化;而最热闹、最集中,最能引起全球关注的社会经济变化就发生在中国。”李稻葵在北京接受笔者专访时这样说。

  李稻葵,1963年12月出生,美国归侨。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研究,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研究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社会大众福利,能为大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是自己的使命。

  在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期间,他运用研究成果积极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财政、金融、公共住房建设等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作为北京市首批挂职的高层次党外人士之一,在担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期间,开展立项《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海外人才本土化机制研究》重大课题研究,为中关村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稻葵认为,在美国研究中国经济是边缘化的。因此,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可以终身教职的美国南加州大学回到祖国。“那些有着深厚理论功底,掌握了一套现代经济学方法的海外经济学者,可以回来更好地讨论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研究制度转型背后的理论。”李稻葵希望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回国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要为中国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服务,需要站在全球经济的视角来看中国。”李稻葵坦言,“中国在经历一场宏伟的现代化变革,可以亲身经历和观察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

  吴晨:让北京城建设得更有“中国范”

  “建筑师有义务使城市的品质得到提升,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英国归侨吴晨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业。

  吴晨是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作为国家中青年建筑师的代表,吴晨在超高层建筑、城市新区设计与规划、旧城保护与复兴、大型交通枢纽建筑等领域建树丰厚。他曾参与并主持设计完成了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北京南站、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由吴晨主创设计的超高层“中国尊”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高度达到528米,是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设计并在建的最高建筑,也是在地震八度设防区世界上最高的超高层建筑,2018年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的第一高度。“中国尊”的创作实施,是对“中国设计”的成功诠释。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我更愿意在北京做建筑,让北京的建筑更有‘中国范’。”在对城市功能新区规划设计的同时,吴晨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旧城的保护和复兴。

  吴晨在北京中轴线北段保护复兴设计研究中,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复兴,有机更新”的理念。2015年,他带领其团队在北京北中轴地区进行了大量设计研究工作,对什刹海和南锣鼓巷等典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提出保护、整治、复兴等建设性意见,先后实施了原地安门百货商场改造、烟袋斜街社区规划设计等具体工作。为保持和恢复古城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城市的规划既要前瞻,又要控制。”在吴晨的理念里,建筑师可以大胆想象,但建筑要与城市规划协调,与环境协调,与生活在建筑里的人协调,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文化层次、价值观念、政治与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等协调。

  何超琼:促进京港澳青年交流融合

  “希望通过我微薄的努力,让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祖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何超琼谈起自己的信念时话语铿锵有力。今年54岁的何超琼生而不凡,她身上体现出独立精神、家国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何超琼的父亲何鸿燊是“澳门近代风云的权威象征”。“我很感谢父亲,他从未教过我如何做生意,只是教我如何做人。”何超琼告诉笔者,父亲很早就告诉他,做生意不只是赚钱,而是为澳门的经济和民生贡献力量。

  作为活跃于京港澳之间的女企业家,促进京港澳青年交流融合这个信念已深深扎根于她的心中。她坚信,只有让香港和澳门的青年有机会来到祖国,认识祖国,了解祖国,才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才是培养爱国爱港人才的长久之计。

  何超琼积极发挥家族影响力,牵头创立京澳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全方位推进京港澳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她主办了北京市京港澳青少年交流、创新创业等一系列重点活动,积极促进“两岸四地”的妇女发展和社会进步。

  何超琼将信德集团中国区总部设于北京,在京投资实体包括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综合发展项目、“信德京汇中心”项目、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产业项目等。据了解,她在内地开发项目总额近180亿元人民币,在京投资约57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她捐款超过1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内地及北京的社会公益事业。

  当年那个在美国修读市场及国际商业管理的年轻女孩可能不会想到,她会被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亚洲50大商业女性。“女生在这个社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女生也需要为自己负责,为这个社会负责。”何超琼说:“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代表的是中国女性,不能低三下四,也不能趾高气扬。”说这段话时,何超琼微微扬起下巴,优雅而自信。

  郑哲敏:九旬老人的力学强国梦

  “祖国是我的根,强国是我的梦。”已经92岁高龄的美国归侨郑哲敏依然思维敏捷。

  国际著名力学家郑哲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把几十年的科学人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力学事业。他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导者,长期主持制定力学学科发展规划,倡导建立了众多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并做出了很多原创性学术贡献。

  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同时代科学家的共同烙印:聪颖好学,师从名师,游学西方,归国报效,坚忍不拔……但对于这一切,他本人只是谦虚地说,“都是机缘和运气。”

  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郑哲敏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读博期间,他师从钱学森,从事热应力方面的研究。长年的学习与研究令郑哲敏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了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

  “我始终记得钱学森嘱咐我的话,一切要以国家需要为己任。”郑哲敏说,出国留学,是为了归国报效。1955年,他与钱学森相继回国。“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此后的50多年里,郑哲敏的科研人生里一直在践行钱学森的这番话。

  1960年,郑哲敏受航天部门委托,研究爆炸成形问题。靠着坚持和韧劲,郑哲敏与他所领导的小组不负所托,成功研究出“爆炸成型模型律与成型机制”,并应用此理论基础成功地生产出高精度的导弹零部件,解决了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难题,相关理论和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其它国防和民用领域。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海外回国的科技领域归侨代表人士,他致力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的技术合作,积极促成了北京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并为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怀柔园区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运用爆炸力学研究成果,在北京锅炉厂技术攻关、爆破拆除华侨大厦和石景山电厂等重要任务中,成功完成爆破拆除。

  “科研工作大多数的时候很苦、很枯燥,但科研有突破的那一刻很快乐。科研,就是要在一遍遍的错误中寻求突破,在反反复复的试验中总结创新。”郑哲敏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孟宙:在中德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

  “我们一定要打通渠道,让中国和德国两国的民众能够交往沟通,这样大家才能心连心。”德籍华人、德国联宇(咨询)公司总经理孟宙致力于在北京与科隆、中国与德国间搭建沟通桥梁。

  旅居德国28年的孟宙出生在北京,熟悉中德两国的文化和国情,正是她的优势。1998年定居德国后,孟宙长期致力于中德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北京市与科隆市双边经贸交流和文化交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也是北京、科隆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作为“龙舞科隆——首届北威州中国节”及“中国年”百余场系列活动主要策划组织者,孟宙将舞龙、麻将、美食等中国元素介绍给科隆市民。这些都是令孟宙骄傲的事情。

  “亲身感受是建立信任和增进沟通的最有效的方式。”从2005年被科隆市市长及市政府聘为中国事务顾问起,孟宙共带领科隆市长及代表团到访中国二十多次。她带领科隆市长们逛胡同、坐地铁、听京剧,培养了一批中国“粉丝”。“三任市长的中国名字都是我给取的,我还为他们配了中国图章。”说起这些,孟宙满眼笑意。

  “每天早上,我都会阅读多份德国报纸和观看中文电视节目,因为只有对双方都了解才能做好民间交流。”用心做事的孟宙一直坚持学习。孟宙表示,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中国故事,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了解更多的故事,才能将更多有正能量的故事传给德国主流社会,让中国声音为更多人所听,让德国民众对中国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行走在中德之间,这位被称为“中德双方的大使”还有一张满满的计划表。孟宙告诉我们,2017年是北京与科隆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也是中德建交45周年,她和同事们早已着手筹备相关活动,期待给大家一个惊喜。

  莫华伦:用音乐为跨文化交流搭桥

  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莫华伦,是当今歌剧领域拥有盛名的香港音乐家,也是一名享誉中外的华裔男高音歌唱家。1987年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首演以来,他先后在巴黎歌剧院、罗马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等地演出,演唱行程遍及世界各地。

  “音乐无国界,我希望把更多的中国音乐作品带出国门,让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走向世界。”莫华伦告诉笔者,这个信念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他说:“希望通过歌剧作为桥梁,把文化融入进去,用音乐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作为第一个登上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的华人,他能演唱的角色超过50个,包括《杜兰朵》的卡拉富、《托斯卡》的卡瓦拉多西、《茶花女》的阿菲度等。2011年,他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魏松组成“中国三大男高音”,并以“北京旅游形象大使”身份赴海内外举办《江山如此多娇》等演出,为国家和北京对外艺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和良好声誉。

  多年来,他先后指导香港歌剧院、澳门国际音乐节制作了多部具有国际水平的歌剧,受到了广泛赞誉。同时担任中央歌剧院顾问、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席教授,在音乐教学方面投入巨大精力,为培养音乐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莫华伦表示,中国并不缺乏好声音,缺乏的是对异国文化的深入学习。

  “音乐是跨文化的,每个民族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又要相互学习。”莫华伦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没有什么能替代音乐。为了这个目标,他亲自成为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和传递者,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对话交流的特殊参与者。

  蔡蔚: 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电机系统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加拿大籍华人蔡蔚,就是给新能源汽车制造“心脏”的人。

  “学电机、教电机、做电机。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电机。”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蔡蔚用这样一句话浓缩概括了他的人生经历。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电机系统是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性能与节能减排的核心部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领域的技术和产业领军人才,蔡蔚在推动“中国电机”领域的转型升级上具有独一无二的话语权。

  40岁之前的蔡蔚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1999年从克拉克森大学博士毕业后,蔡蔚加入美国雷米国际公司,担任混合动力技术总监,并为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宝马等公司主持设计和制造多款享誉业内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产品。这一时期的工作,奠定了他在混合动力汽车用驱动电机领域的领军地位,蔡蔚的名字也逐渐被各大知名车企所认知。

  “祖国有需求也有机会,我就要回来。” 2008年,蔡蔚在北京创办了精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制造“中国电机”的征程。

  在蔡蔚的带领下,精进电动致力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核心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填补多项国家空白。凭借着技术优势,精进电动已经成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的领军企业,电机系统产销名列同行业中国第一,全球前三。截止到2016年,已有5家排名前十的车企搭载了精进电动设计制造的“中国芯”。

  此外,蔡蔚还主持完成多项国家“863”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并参与国家“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为国家和北京地区科技创新、新能源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蔡蔚表示,“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世界。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一天更早地到来,让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都装上‘中国芯’。”

  

  “京华奖”简介

  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设立于2013年3 月,旨在表彰和奖励在北京建设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京华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评选人数不超过10人。

  首届“京华奖”于2014年颁发,10位获奖者分别为:谢国民、陈丽华、李春平、钱渊、严彬、幸公杰、万立骏、严歌苓、程京、洪明基。首届“京华奖”还颁发了“特别荣誉奖”,吴清源、谢家麟、李桓英、何鸿燊、吴良镛、吴佑寿、李文正、粟秀玉、雷学金、曾宪梓、陈永栽、谷建芬、黄双安、潘文石、杨孙西、彭云鹏、霍震霆、伍淑清、陈江和等19人获得“特别荣誉奖”荣誉称号。“特别荣誉奖”为表彰历史上为北京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仅举办一届,以后不再设立。

  第二届“京华奖”于今年9 月30 日颁发,10位获奖者分别为:王中林、许荣茂、李勇杰、李稻葵、吴晨、何超琼、郑哲敏、孟宙、莫华伦、蔡蔚。

“祖国是我的根,强国是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