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如”古语意为去,“皋”意为水边高地,“如皋”即“去水边高地”之意。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如皋儿女在这片水边高地创造了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古色、绿色、银色、红色和金色“五色如皋”的美誉。
金秋时节,徜徉于江苏如皋城乡,触摸五色如皋的脉动,感受不一样的精彩。
古色如皋:丰富厚重的历史印记
中国古代园林灿若繁星,但称得上“孤本”的当属如皋水绘园。“此一区建筑之妙,实为海内孤例”,古建筑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教授曾如是评价。
水绘园,园如其名,以水为贵,以倒影为神。它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和“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的栖隐处。辟疆、小宛以园言志,以园忆故国,融琴棋书画、古今曲艺于一园,使此园成为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名园”。
得益于城市规划章法得当,将大隐于市的水绘园环抱入怀的如皋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自然肌理和传统风貌留存完好。民宅、店铺、深巷、小桥、寺庙、街市组成了如皋古城区情韵悠远的空间氛围,搭配源远流长、包容性强的民俗文化以及三国军事家吕岱、北宋教育家胡瑗、大词人王观、明末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等一批“繁星”点缀,“古色”如皋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厚重的历史光泽。
绿色如皋:沁人心脾的畅快呼吸
“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拥有独特造型的如皋盆景,屡次在国内外大赛中摘金夺银。蟠扎为主,辅以修剪,如皋盆景清、奇、古、朴,寓小于大,寓近于远,静中见动,虚中见实,神形兼备。宋代词人王观曾称赞之“盗天地之功”。
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如皋人善做善成。“如皋盆景”被国家工商总局确认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50多万盆盆景远销意大利、新加坡、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形成年产3.5亿株绿化苗木、100万盆盆景、400万盆盆花的生产能力,花木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销售近200亿元。
徜徉在如皋城乡,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满眼的绿意,感受着“中国花木之乡”的魅力,已成为社会各界朋友的追寻。
银色如皋:竞相探寻的长寿密码
世界知名的长寿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在偏远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人口稠密、三业繁荣,其独特的“都市文明型”长寿现象吸引了世界关注。央视大型纪录片《长寿密码》,就将大量镜头对准了如皋,对这里长寿现象进行深度探秘。
截至今年初,如皋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338位,总数高居全国县市之首。源远流长的如皋长寿文化,其根基究竟在哪里?其实,淳厚的长寿民风、特色的长寿饮食、神秘的长寿基因,都是如皋人长寿的重要印迹。如皋的深层土壤中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铁、锰、锌等固定微量元素;如皋人每天一干两稀的饮食习惯,主食除大米、面粉外,还兼有玉米、麦类、薯类等本地杂粮,如皋俗语“糁儿粥米打底,常吃能活九十几”就透露出健康饮食的秘方。此外,如皋人对孝、敬、爱、善、睦、淳、勤、乐等精神财富的追求更成为长寿密码的重要内容。
红色如皋:坚贞不屈的昂扬斗志
如皋是江苏境内唯一一支中央序列红军——红十四军的诞生地。这支英勇顽强的军队开辟了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并培养造就了张爱萍、黄火青、刘瑞龙等一大批为新中国诞生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领导人物,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作为国家革命纪念设施和红色旅游景区的红十四军公园,8个主题展厅生动再现了如皋儿女在那血与火的年代,打土豪,分田地,在江海大地播撒武装斗争的火种,为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置身其间,红十四军将士那种富于理想、忠于人民、甘于艰辛、勇于牺牲的精神,无不激励着后人为国家富强和民众福祉而拼搏前行。公园建成开放6年来,已接待参观者350多万人次,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金色如皋:持续腾飞的真实写照
如皋古城内外有两道城河,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在乾隆年间有“金如皋”的美誉。西汉渔盐之利,东晋垦植造田,明代纺织桑蚕,清代商贾云集会馆林立,“金如皋”声名远扬,在民国时已成中华第一大县。
综观今日之如皋,无不续写着“金如皋”的辉煌。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26名,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全省领先,到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都是如皋抢抓机遇、持续腾飞的真实写照。
“十三五”大幕初启,如皋阔步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如皋已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节点,一步迈入高铁时代,融入上海核心圈。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等载体平台的如皋,正厚植现代产业新优势,扎实推进大智造、大物流、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农业加快发展。悠悠时光中,长江与黄海的激情交汇,将再度见证如皋追江赶海的金色华章。
五色如皋,精彩不容错过。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如皋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