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江南药王”有奥秘

——记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4日   第 10 版)

  古代医书

  金铲银锅: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瓷药罐

  走在吴山脚下的河坊街,白色照壁上斗大的黑字“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古色古香的胡庆余堂营业大厅内,仿佛还能闻到百年来绵延不绝的药香;川流不息的求方购药者,让这座古建筑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味道。恍惚间,140多年前人们穿着长衫就医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胡庆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宁人,因药效显著,被誉为“江南药王”。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作为一家专业性博物馆,于1991年开馆。

  

  戒欺求真,真不二价

  公元1874年,在南宋皇城根的吴山脚下,“红顶商人”胡雪岩斥巨资开设胡庆余堂国药号,旨在向慈母尽孝道,行善积德,济众博施,解救百姓于疾病苦难之中。

  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有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因为家人生病,胡雪岩派佣人去药店抓药。结果他发现抓回来的药已经发霉变质,就让人去调换,药店的伙计却说:“本店只有这种药,如果你们要好药,可以自己开一家药店呀。”胡雪岩听了很生气,药是用来治病的,怎么可以拿人命当儿戏?于是,胡雪岩立志要开一家大药店。1874年,胡庆余堂正式开张,胡雪岩亲笔题写了著名的“戒欺”匾额,告诫属下:“凡是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这则语重心长的店训,至今仍刻在胡庆余堂的墙壁上,融入所有胡庆余堂员工的血液中。

  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真不二价”横匾至今也悬挂在国药号大厅。

  步入二楼的陈列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塑像,栩栩如生。塑像旁边还有一幅《清明上河图》,它是用双色木头雕制而成的,十分精美。还有一尊李时珍塑像,为全铜塑造,人是坐着的,旁边摆放着他的著作《本草纲目》。

  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胡庆余堂所用药材每一季度招标一次,每次招标均采取盲选的方式,所有的样品去除供应商标识,让经验丰富的药师团队负责挑选、评分,选出最好的药材。

  金铲银锅,“修制务精”

  博物馆内的金铲银锅,是中华药业至宝、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所谓温病三宝之一的“局方紫金丹”(另两种为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是胡雪岩开创胡庆余堂时,为继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药局》(中国最早的国家制药管理机构)的一味重要药品,它有严格的炮制要求和繁复的工艺。操作过程中,其中有一味“砂”,容易与铜和铁发生化学反应,为确保药效不受损失,胡雪岩不惜工本,耗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打造金铲银锅这样昂贵的制药工具,体现“修制务精”的精神。

  《浙杭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的局方紫雪丹介绍有言:“伤寒温热之症,其形相类,其实有不同者,或烦热发斑阳狂叫走,毒瘴昏倒,痧胀切痛,一切虫毒、药毒以及小儿惊痫痧痘,火毒内闭等症,此丹能泻诸经之火,以滋肾水,则火泻而结自散也,服之而其效立见。”药效显著提高,而药的价格却保持不变,胡庆余堂的声誉因此越来越好。

  展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标本、动物标本及可以当药的矿石标本,还有许多有名的药,有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六神丸等。中医的精深玄妙,在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一览无遗。

  积善之德,技压群芳

  登堂入室,穿过前面顾客流连的药店,推开木门,听着捣药声,闻着草药香,走进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宛如时光倒转。

  胡庆余堂前堂后馆,仿古的建筑装潢力图留下传统的印象,满满一墙齐整的中药抽屉“搁斗”更是专业化的象征。

  在后面的博物馆中,讲解员带游客们领略了中医药史的变迁,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药工现场演示泛丸、中药材切片,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亲手尝试用传统药具操作。

  在药堂里,中医的传统诊断往往保留更多,“望闻问切”仍然是看病时的基本步骤,坐堂医师为一位问诊者看病的平均时长大致是10多分钟。

  对于胡庆余堂的人丁兴旺,杭州清河坊地区相关负责人并不意外,他笑言现在不少杭州人乃至外地游客都喜欢到这里来开点中药,小病小痛会来,有养生保健需求也来。胡庆余堂曾创下一年单是开药方就赚了6000万元的商业奇迹。

  胡庆余堂如今的掌门人冯根生是闻着中药味长大的。他出身于医药世家,14岁进入胡庆余堂做学徒。

  “胡庆余堂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近乎苛刻。”冯根生回忆,“以前,胡庆余堂是24小时对外配方的,越是天冷的时候,半夜里来抓药的人越多。虽然明知冬天哮喘病人最多,完全可以事先把药准备好。但为了保持最好的药效,我们的鲜竹沥是现场熬的,一熬起码得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一个晚上没得睡觉。就这样第二天早上5点,还得准时起来认中药,每天两种,雷打不动。3年下来,才能把2000多种中药背熟。”

  正是经过这一代代技艺精湛的庆余人的努力,胡庆余堂在特定的空间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体系,使中药制剂的传统技能得以一脉相承延续下来。

“文景之治”势恢宏
“江南药王”有奥秘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