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在以粤籍人士居多的海外侨商群体中,异国奋斗致富后回馈家乡建设,堪称“主旋律”。
史料记载,自明朝中前期起,朱元璋及其继任者们实施严厉“海禁”措施之余,允许广州作为“朝贡贸易”的唯一口岸,得享特殊政策的广东商人,纷纷前往东南亚诸国及日本等地进行贸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商业移民。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取消“海禁”,实施“开海贸易”后,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150多年间,广州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出海贸易,与之同步的海外移民足迹,从素称“南洋”的东南亚,扩展到“西洋”,即美英等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之前,这些中国商业移民常被所在国居民称为“闽粤人”或“中国贾人”或“华商”,后来才与出卖苦力的华工们一起统称为“华侨”或“华人”。
致富之后不忘造福乡里的广东侨商,不胜枚举。就其投资兴业对中国近现代商业史进程的影响力,不能不提“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数位创始人。
先施的马应彪、永安的郭乐、大新的蔡昌及新新的李敏周,都是祖籍广东香山的澳洲归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马应彪与友人集资2.5万元,在皇后大道创设先施百货并自任经理,这是华商开办的第一家近代化百货公司。1912年,马应彪将先施开到广州,稍后聘请香山同乡黄焕南为总司理。后来集巨资共200万元,在上海南京路闹市区自建五层钢筋水泥大厦。1917年10月开办上海先施百货,以“始创不二价,统办环球货”为号召,风头便完全盖过上海原有的数家外资大型百货商店。
郭乐创办永安百货的足迹如出一辙:1907年先在香港开业,羽翼丰满后,在悉尼华侨中集资200万港元。于1918年9月登陆上海滩,气势直逼老大哥先施。
蔡昌和胞兄蔡兴,合力在华侨中筹资400万港元。1912年在香港开设大新百货公司,蔡昌自任经理。1916年,大新进军广州,在珠江之滨兴建8层高的南方大厦,开办当时全城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并别出心裁地附设高级旅馆和顶层游乐园。此后超过半个世纪里,南方大厦都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
“四大百货”中的小老弟新新百货,创办于1926年。李敏周除拿出积蓄20万元外,毅然返回澳洲向华侨招股,最终筹得总股本320万元。新新百货以“推销中华国产”为营业宗旨。新新百货大楼内设置“玻璃电台”,请来知名歌星和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前卫做法,让上海新潮男女为之疯魔。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