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宣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名家话北京)

赵大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0日   第 05 版)

  由于八百年帝都的优越条件,北京地区得天独厚,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京华文化或京味文化,历史上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板块相互交织而成,它虽然是地域文化,却又具有中华文化荟萃的代表性。宣南文化丰富多彩,通常所指宣武门迤南的外城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民俗风情,既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地域文化。

  古都北京的内城、外城,一墙之隔,各有千秋,差别甚大,好像一座城市有着两副面孔。究其原因,须从明朝、清朝的两项特殊政策说起。

  拥兵镇守北疆的燕王朱棣,深知威胁明王朝的势力来自北方,他当皇帝之后,决定由南京迁都北京,亲自“坐镇北京,君临天下”,于永乐年间建成紫禁、皇、内、外四重城,城墙坚固,城门附有高大的城楼、箭楼和瓮城,以及三道护城河,突出了层层防御的城堡功能(原计划外城也是四面包围着内城的,后因财力不支,只建成了南面,所以也叫南城)。这种偏重防御的建都政策,不合理的建筑格局,给城市功能造成缺陷,市内交通和市民交往很不方便,从内城去南城,只有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这三个通道,夜晚还要关闭城门。后来才陆续开辟了东便门、西便门、和平门(其实没有城门,只是扒开的豁口)。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最后拆除城墙,填平了这条护城河(地面是前三门大街,下面是地铁)。

  清朝初期,进关的满族军民不足60万人,而且大部分军队派往南方作战,留在北京的是朝廷文职官员、八旗眷属和少量禁卫军,势单力孤,摄政王多尔衮从安全出发,决定内城只住满族旗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原住民,不论行业,一律迁往外城。这项“满汉分置”政策的另一面,是60万人要统治偌大国家,兵力严重不足,因而进一步规定,满族男青年“五不准”:不准经商、务工、务农、从艺、从文,只准从军,而且世袭。内城的“三十六行”只剩下军、政两行,显得空空荡荡(这种状况直到乾隆年间才开始改变)。商人、文人、艺人、工匠,俗话说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搬到南城去了。南城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产业逐渐繁荣起来,这也是宣南文化兴起的缘由。

  明朝永乐年间用高大城墙圈围起来的南城,原本是荒芜的郊区,中轴线前门大街以东(原崇文区)修建了范围很大的天坛,还有个龙潭湖,剩下的地方多是贫民区乃至棚户区——朱棣调集数十万民工修建北京城,历时十余年,许多民工就落户于此地,其中包括数万户移民来京的江南工匠,所以后来崇文区有“建工之乡”的称谓。前门大街以西(原宣武区),原本是金朝的中都所在地,金海陵王派画师测绘北宋汴梁的宫殿,照样修建了繁华的皇宫,后来被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彻底焚毁(一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毁秦宗庙,认为这样可以断绝前朝复辟之气数),另以积水潭为中心建设元大都。清朝的多尔衮很明智,率兵进入北京,没有焚毁紫禁城,而是加以保护,继续作为清王朝的皇宫来使用。他知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必须依靠汉族,团结其他少数民族,所以下令安葬自缢的明朝崇祯皇帝,又派兵保护明朝的十三陵,保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所有的寺庙观堂和神职人员。他意想不到的是从内城迁到南城的居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南城文化,后来被称为宣南文化。

  (作者赵大年为著名作家)

“祝福祖国”大花篮国庆亮相(聚焦京城)
北京科学嘉年华上演航天秀
宣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名家话北京)
四大新火车站设在四环外
汛期大考北京市安然过关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