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湖南卫视播出《我是中国的孩子》

用孩子传递民族文化

姜 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9日   第 12 版)

  《我是中国的孩子》中的中国各民族孩子

  维吾尔族的努热艾力,鄂温克族的娜思塔,纳西族的和康豪……一个个善良可爱的孩子,通过电视荧屏把自己民族独特的生活展现给大家。跟随这些孩子的足迹,成人观众和小观众不仅可以一览各民族聚居地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能追溯他们所在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9月14日,由海豚传媒策划、制作和出品的大型民族题材儿童系列纪录片——《我是中国的孩子》第一季在湖南卫视《我的纪录片》栏目播出。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各民族孩子的真实成长故事,或有趣,或感人,或引人深思。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既是他们自己,也是这个时代、这个民族所有同龄孩子的缩影。跟随影片的镜头,人们不光可以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还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俗与文化。哈尼族的十月年和彝族的火把节,佤族的拉木鼓和赫哲族的鱼皮画,瑶族的孩子吃鼠肉,苗寨的狗狗很特别……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古老脉搏与现代血液的融合,一新一旧,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经久不灭。

  海豚传媒联合创始人、总裁夏顺华说,4年时间,11个省,5个自治区,上百个村寨,逾30万公里的行程,摄制组从炎热潮湿的海南岛到寒风刺骨的黑龙江,从万物复苏的初春到果实累累的金秋,脚步从未停止。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帕米尔高原的璀璨星河……都被一一收进镜头。在每一个拍摄地,摄制组都亲身调研,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玩耍,采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素材。“我们用4年的时间去认识一群孩子,去拍摄一些故事,希望以此传递温暖、感动社会。”他说。

用孩子传递民族文化
讲述丝路故事
记录建设成果
四渡赤水(198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回顾老电影)
中美合拍短片《童谣》连续获奖
号召粉丝参与公益行动
民国时期漫画家孙之俊作品将在上海办展
展现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