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残奥会赛程过半,中国残奥代表团表现强势,牢牢占据金牌榜榜首。除了耀眼的成绩和奖牌,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更令人感动。
尽管竞技观赏性没那么强、星味没那么浓、关注度没那么高,但在残奥会赛场,每一名运动员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有值得书写的传奇。
追梦人生
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却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上天为23岁的盲人姑娘李丽青关上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一扇窗——在里约残奥会上,她战胜了该项目的卫冕冠军,斩获了女子盲人柔道48公斤级的冠军。
“我的耳朵就是我的眼,通过对手的喘息、鼻子出气,我能感觉得到她们的状态与体力。有时候我会屏住呼吸,不让对手知道我的动向,这个时候,对手容易乱,因为她搞不清我的意图。”李丽青说。
决赛后,李丽青抱着教练张贵富大哭一场。在张贵富看来,李丽青是一个用心练柔道的队员。
“丽青的不幸与坚强,早超过我们了。”张贵富说,一年来李丽青先后遭遇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这三种伤病对健全人来说,都是伤不起的。而李丽青却最终站上了残奥会的柔道台,算得上是个奇迹。
“我想去海滩听海浪的声音,看看与家乡广东湛江的大海声音有什么不同,也想去摸一下这里的海沙。”谈到自己的心愿,李丽青说。
用不完美的身体创造不平凡的传奇,里约残奥会赛场上,308名中国运动员以永不言弃的态度,追逐着自己的奥运梦想。
乒乓球选手冯攀峰,在里约实现残奥会三连冠。回想起自己刚练乒乓球时,他说冬天训练没有暖气,轮椅还是铁圈,手脚都有冻疮。
游泳运动员许庆,已经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在里约,他连夺三金,成就残奥会“十金王”。为此,他每天都要游一万米,几乎一年没有和家人见面。
举重运动员崔哲,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留下腿部残疾,参加的三届残奥会都遭遇了甲亢病症的侵袭,但她依然继续坚持。
刚满14岁的游泳选手徐佳玲,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然而,游泳让她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挺美妙的。”徐佳玲说。
幕后英雄
一个小小的引导环套,让运动员在黑暗之中也可以无畏奔跑。你是我的眼——用这句歌词形容盲人“飞人”与领跑员之间的关系,再准确不过。在残奥会田径赛场,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并驾齐驱的场景,是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
周国华和贾登璞就是这样一对搭档。当周国华戴上眼罩踏上跑道时,贾登璞就是她的眼睛。
“最重要的是她对我的信任。”贾登璞说。“跟他跑要完全信任他,不然不敢跑。”周国华说。
信任的建立源于长期的积累。在生活中,用贾登璞的话说,“除了她洗漱休息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在一起”。
“之前我也是运动员,和她配合之后,我也有了机会能站在这样的赛场上,可能她对我的鼓舞还更大一点。”互相鼓励,互相成就,这正是残疾人运动的魅力所在。
在冲刺之时停下脚步,目送残疾人运动员奔向终点——正如田径赛场上的引导员,教练同样是残奥会赛场上的幕后英雄。
中国“泳军”是目前中国军团中夺金最多的团队。游泳队教练员张鸿鹄说:“当残疾人一无所有来到泳池,通过训练让他们走向赛场、重获生活希望和社会认可,我认为这就是一名教练员取得的最大成就。”2007年,张鸿鹄在云南成立了一家游泳俱乐部,来俱乐部的运动员大多出自贫寒家庭,他经常自掏腰包免费提供训练。
事实上,担任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艰辛。除了日常的训练,教练员还要照顾运动员的生活,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75岁的击剑教练庄杏媂,曾培养出中国首位击剑奥运冠军,为了残疾人运动事业退休后复出,14年来与残疾人运动员同吃同住。
恩师如父,确实如此。
温暖力量
尽管残奥会的关注度不比奥运,但残疾人运动员的追梦之旅更为动人。在社交网络上,中国网友纷纷为残疾人运动员点赞。不少网友表示,“欠残奥会一个头条”。
一篇在朋友圈中流传甚广的文章写道:“为了残奥会,残疾人运动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如果你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关注一下正在进行的残奥会,一定会被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有网友评论道:“他们才是真正用尽了洪荒之力!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尊敬。”
在微博,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表现同样牵动人心。男子五人制盲人足球赛上,中国队昂首挺进四强,让不少人注意到这支已成为世界强队的“国足”。网友“vimylia”说:“希望大家能多关心这个群体,他们比很多正常人都优秀,他们也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谢谢他们的努力让国歌在国际赛场上响起,为他们感到骄傲。”
网友“筱筱欢—睡懒觉”看到残奥会轮椅乒乓球的比赛,有感而发道:“残奥会更让我振奋,坐着的人都这么努力,站起来的人有什么借口?”
奥运会官微的一条微博,或许最能代表人们对残奥会的感受与认知:
“这里有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