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

诸多措施平稳推进 体制障碍逐个击破

中国供给侧改革加紧发力(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6日   第 02 版)

  日前,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显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诸多措施正在各个领域加紧发力,一批制约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被打破。可以预见,改革的全面深入将带来经济环境的全面改善,未来中国经济也将获得更强的“新动力”。

  

  1 去产能有序推进

  近来,中国去产能进度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透露,8月下旬起10个督查组陆续赴各省区市,重点督查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有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任务分解和进度落实情况;产能实际退出情况;职工安置情况;开展淘汰落后、违法违规项目清理等8个方面内容。

  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8月份去产能工作可总结为“四个明显”,一是各地对去产能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二是责任压力传导明显增强;三是政策保障措施明显加强;四是产能退出速度明显加快。目前,有的省已完成全年任务,有的省已完成全年任务的大部分,不过仍有一些省份进展缓慢,需进一步努力。

  与此同时,针对各界较为关心的钢铁、煤炭价格上涨是否影响去库存这一问题,赵辰昕表示,去产能的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未来相关部门将通过拉网式全面普查、严控新增产能、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等诸多手段来使去产能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指出,目前煤炭市场出现价格小幅回升是在去产能背景下实现的,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从长远角度看,煤炭消费需求持续下降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控总量、稳煤价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

  2 降成本广受好评

  从全面实施营改增,到阶段性降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从降低工商业电气价格,再到降低银行刷卡手续费……一系列降成本“组合拳”的打出,也让企业获得了更多活力。

  对于当前降成本的效果,赵辰昕在发布会上透露:通过实施煤电联动、推进电力直接交易等,每年可减少企业电费支出约1500亿元;下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430亿元;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每年则可为企业节约大致540亿元。与此同时,数据亦显示,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3元,同比下降0.1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7%,同比则提高0.19个百分点。

  降成本实惠多,企业界评价高。据国家信息中心对互联网渠道中与降成本相关的30多万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显示,降成本工作方案获得近八成网民的肯定,被赞为“确定了清晰的思路、方法和路线图”。其中,网民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满意度较高;对广东、浙江、重庆、山东、江苏出台的政策评价较好。

  赵辰昕说,未来发改委也将和有关部门、各地区一起,从加强降成本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地方经验做法总结和推广、加强对重大政策问题的跟踪研究等三大方面持续发力,针对公众关注度较高、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持续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政策储备。

  3 稳增长精准发力

  供给侧改革紧锣密鼓进行,适度合理的稳增长措施也一直在保驾护航。据介绍,发改委8月份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1966亿元。其中,水利项目6个,总投资62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4个,总投资1038亿元;能源项目2个,总投资26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3个,总投资40亿元。

  与此同时,自2014年9月发改委陆续推出11大类重大工程包至今年7月底,全国已累计完成投资63767亿元,比6月底增加1850亿元,投资范围涵盖信息电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那么,投资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呢?赵辰昕以轨道交通为例指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和间接融资,运营主要靠财政补贴。未来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多元化筹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赢协同的机制。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投资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精准有效的投资不仅可以稳定国民经济,而且能弥补国民经济运行短板。“相比于投资的总量,如今投资的科学性和方向更为重要,因为好的投资既有助于‘补短板’,还能优化经济结构。”他认为。

  4 提高决策科学性

  近期,有观点认为产业政策是变相的“计划经济”,因此只有取消才能有助于经济发展。对此赵辰昕表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产业政策确实在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调节供求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是中国产业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有的产业政策确实存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要通过相关的调整来使其适应新形势需要。

  事实上,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都在运用产业政策。尽管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的目标、内容、措施会有所不同,但是产业政策却依然在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发挥着作用。赵辰昕举例指出,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实行了“产业重生战略”,德国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这些都是不同国家运用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

  “单纯从学术角度看,‘取消产业政策’一说可能有其依据,但是在经济发展实践中,这样的观点则显然较为偏激。”周清杰说,一方面,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产业政策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产业政策自身也要不断顺应市场,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洛阳市民体验乘坐热气球
中国供给侧改革加紧发力(热点聚焦)
山东学生“快闪足球”享乐趣
西成高铁大秦岭隧道贯通
中国对美投资大幅增加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秋日“晒秋”
白洋淀全部取缔网栏网箱养殖
内蒙古首家综合保税区诞生
责编:王俊岭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