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

智能马桶背后的升级之路(中国新发现)

海外网 周 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5日   第 08 版)

  图为海外网记者对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进行直播

  图为记者采访现场

  9月3日至8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中国一汽赞助的“2016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第二站在浙江启动。

  6天时间,从杭州到台州。

  杭州期间,恰逢G20召开之际,海外网全媒体采访团在这座有着历史古韵的文化名城,感受了“有朋自远方来”的多彩纷呈和杭州东道主的热忱细致。

  台州则给人更多惊喜,大放异彩的“台州智造”,焕发新颜的大陈岛。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新声音”,这是“2016中国新发现”的第二站,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产业井喷

  “你们看,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专门解决马桶水花上溅的问题。”

  在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的展厅,总经理黄朝阳向采访团展示着他们自主研发的泡沫盾智能马桶。泡沫盾,顾名思义,马桶里一层洁白致密的泡沫,石子入水后,没有一点水花溅起。

  作为一家台州智能马桶制造企业,星星便洁宝颇有典型意义。

  便洁宝从1998年开始做智能马桶,经历了卫浴行业的黄金十年。但便洁宝公司抵制住了多元化的诱惑,专注做智能马桶。期间,便洁宝渡过了行业漫长的启蒙教育期,前期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黄朝阳,原杭州松下智能马桶企业负责人,一个主导松下智能马桶盖引入中国制造的先驱者,在2015年离开了服务近20年的日资企业,怀着民族主义的情怀,加入了星星便洁宝。

  星星便洁宝的背后,是台州智能马桶产业的迅速崛起。目前台州市共有从事智能马桶整机生产的企业2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9家,零配件生产企业30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20亿元。台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马桶制造基地。

  在台州行业人看来,智能马桶市场的井喷始于2015年。

  “我们还得感谢吴晓波,吴晓波是为我们做了活广告,”台州市质监局局长陈春笑着对记者说。

  2015年春节前,吴晓波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财经评论,将智能马桶这个国人不太关注的领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智能马桶产业在国内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使得台州的智能马桶行业受益匪浅——2014年台州智能马桶行业产值还只有8亿元,2015年行业产值一跃超过20亿元。2016年产量和产值均有望在201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

  本次杭州G20峰会期间,台州更是充分抓住了机遇,有5家企业的智能马桶入驻了嘉宾下榻宾馆和G20峰会现场。

  “奥巴马用的就是我们台州造的智能马桶。”黄朝阳说。

  台州的决心

  在台州智能马桶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台州市政府对于扶持智能马桶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执行力。

  台州市是我国民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此前台州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低迷和国内经济形势的下滑,台州的粗放型高速增长难以为继。面对供给侧改革大势,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成为台州上下面临的一项大考。

  在此背景下,传统卫浴向高端产品和智能卫浴(马桶)转型,成为台州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各相关部门打造“台州智造”、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

  在与采访团进行的座谈会上,台州质监局局长陈春和台州经济委党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台州政府对于智能马桶产业的整体规划和策略。

  在政策上,智能马桶发展列入了台州市“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浙江制造重点扶持产业”;写进了台州市“质量发展纲要2016行动计划”;同时迎来了浙江省省长李强对台州智能马桶制造企业的调研。

  为了破解智能马桶行业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瓶颈,台州官方牵头组建了台州智能马桶协会,这是全国第一家智能马桶行业协会。

  同时台州市政府还与国家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3月30日,二者联合在台州举行了2016年中国智能卫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对于接下来要做的事,陈春以12个字进行了阐述:“质量提升、标准建设、品牌增效”。陈春指出,“这几个目标将在几年内为(智能马桶)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我们要打造一批平台,培育一批企业,创建一批品牌。”陈春介绍说,目前台州在坚持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两手抓”,努力将台州智能马桶产业创建为浙江省区域品牌,并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创建“国家级智能马桶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中国智能马桶产业之都。

  质量与标准

  对于国人最为关心的智能马桶质量问题,台州政府和企业又如何破题?

  “我们能够制造出不逊于日本的智能马桶,但我们没法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可能这批次的产品能达标,但下批次的产品又出些问题,这是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台州市智能马桶行业协会会长、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友坦率地告诉记者。

  陈春看到的更多,不仅是质量提升,“这是个全面的问题,表面是质量问题,深层面是标准、功能、设计全面的提升。”

  “标准”是智能马桶企业普遍发展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困扰,目前国内智能马桶生产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我们做了20年了,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陈春无奈地说。

  但在以陈春为代表的台州相关部门看来,这也是一个莫大的机遇。

  陈春透露,目前台州正在利用台州智能马桶的产业基础,积极引导、推动台州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国家电机及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经设在台州市,台州将依托这个优势,力争在本市设立国家级智能马桶检测中心。

  “我们要争取以后台州的标准就是中国的标准。”陈春雄心勃勃地说。

  对于能够把握的环节,“抓企业管理提升”已经写入了台州市的课题项目。

  坦承不足,锐意进取。

  采访最后,记者感受最多的仍然是台州政府和企业自信奋进的精神。

  林华友告诉记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卫浴制造更懂中国人。

  “南北方的水质不同也会影响马桶使用功能和寿命,我们在销售时都会考虑到用户的所在地区,像这款马桶,我们会提前进行功能设定。这是日本马桶不可能做到的。”林华友指着一款自家公司研发的马桶说。

智能马桶背后的升级之路(中国新发现)
海客“月满中秋·遥寄乡思”活动启动
大陈岛:传奇仍在延续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