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

非洲小伙的汉语之路

蔡 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0日   第 05 版)

  大伟近影

  厉珂近影

  还没有见到大伟本人,就已经满耳都是他“孜孜不倦”的故事了。如果你曾经有机会收听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滨海广播12点的《老外视线》,一定对他的声音不陌生。闭眼听着他的声音,你只会努力分辨这到底是哪个省份的方言,而根本想不到说话的是个外国人。大伟是今年中埃校长论坛上唯一一个做同声传译的在校大学生。他还作为非洲汉语学习者代表在孔子学院总部发言,那顺溜的“贯口”表演,惊呆了在场听众。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伟的学汉语之旅可谓“一波四折”。他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学习,本着证明自己、开拓视野的目的,大一时就用蹩脚的中文去报名参加汉语桥比赛,结果被狠狠打击:“你说的是什么话?听不懂呀。这怎么参加比赛?”努力了一年,大二时他又去报名,老师表示:“可以听懂了,但还是很难听。”又一次被拒绝,并建议他回去多学习。后来有人推荐大伟去孔子学院。经过在孔子学院的一段学习,大伟的中文水平提高很快。 2014年暑假,他参加一个国际志愿者项目,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天津、北京当英语老师。就是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但中文突飞猛进,还收获了一堆中国好哥们以及一个四川辣妹子。“找一个中国女朋友”不但使大伟对生活更有信心,也特别愿意做中国姑娘眼中“一个靠谱的男朋友”。那段时间,练习汉字的纸堆满了房间,汉语课本不知翻了多少遍,看过的中国电影数不胜数。大三时,大伟回到埃及,选择与中国朋友合住,练就了各地方言,也得以获得汉语桥埃及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观摩汉语桥总决赛的机会。大四,作为阿拉伯国家汉语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大伟对北京和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他的中国梦一直很坚定,那就是去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进中央电视台或者新华社工作。大伟的思想很“中式”,计划等两年后女友一毕业就结婚,他相信自己能够找到一个使两个人感情更稳定的工作去处。

  与大伟的“情路助推汉语梦”相比,厉珂的求学路更加坎坷。这位喀麦隆小伙一直想上当地的师范大学,当一名英文老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竟然连续5年都没有考上。“我当时和我爸爸说我放弃英语了,我想考汉语。我爸爸说我疯了,说,‘汉语是那么奇怪的语言,’要想学汉语,你就自己出钱考试。”厉珂很倔强,认定了与汉语的缘分后就开始打工。令人称奇的是,他没有在任何正规的中文学校上过课,仅凭上网课自学,就从当时录取率40∶1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次考取。今年,厉珂在师范大学学了3年汉语就登上了汉语桥——这座“实现梦想的桥”。有机会一睹中国的美,他兴奋极了。在长沙参加汉语桥比赛的每一天、每一刻,他都跟一只“蹦跳的虾”一样,没有一刻闲着,也因为热心肠和多才多艺而成了暖场大王。来自喀麦隆这个热情的国度,厉珂最钟爱歌舞,美声的嘹亮、动感的身姿,让这个露着白牙的非洲小伙子展示出健康阳光的个性。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还要多学诗歌。我喜欢李白和戴望舒。”厉珂说:“我们当地的中餐火锅不好吃,来长沙后我第一次吃茄子,还有馒头,特别好吃!”厉珂专门在自己手机里的记事本上记下自己第一次吃的这个那个,准备回去和亲朋好友炫耀。“原来家里没人支持我学中文,现在他们都围着我转。”厉珂不无得意地说。“我毕业以后想在我们当地的中学教汉语。现在喀麦隆有不少孩子从小学中文。我跟汉语这么有缘分,相信一定能教好!”

致敬——海外中文教师(点点滴滴)
互动教学让汉语更精彩
第一次,感受别样的年味
图片报道
非洲小伙的汉语之路
海外教中文 品尝苦与乐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