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08日 星期四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怎么建

青岛提出“三中心一基地”方案

赵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08日   第 02 版)

  青岛浮山湾。
  王海滨摄(人民视觉)

  位于青岛市南区的“海洋U+”众创空间,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海洋信息采集系统。
  张进刚 李 杨摄(人民视觉)

  “一带一路”、“双创”、中国制造2025……近年来,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中国提出一个个全新发展理念。对于地方城市,将这些发展理念与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相融合,确定城市发展新方向,研究城市发展新路径,谋划城市发展新突破,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因此,青岛确立了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青岛提出的“三中心一基地”发展理念,为青岛近几年来相继提出的“海洋+”、“标准化+”、“国际化+”、“创新+”等发展方式提供推进的平台和载体,在确定未来经济发展定位的同时,也成为青岛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的城市发展总是先人一步。

  今年1月,随着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青岛的城市定位由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如何将这一新的定位变为现实?

  为此,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优势,青岛提出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三中心一基地”是青岛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打战役,有助于青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推进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建设。

  激活创新基因

  傍海而生,依海而强,靠海发展的青岛,其城市血脉里流淌着海洋文明崇尚进取、不畏挑战的创新基因。

  实际上,青岛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不仅是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而是站在更高的视角,担当起引领东部沿海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的城市,青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已上升到2.81%;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90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64家。

  近年来,青岛服务产业获得诸多发展优势,发展势头同样欣欣向荣:

  获批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

  “十二五”期间,青岛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占到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作为青岛服务业发展的旗帜之一,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果斐然:获批两年多来,青岛金融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得到全面提升,首批财富管理创新试点政策顺利实施。截至2015年末,金融业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2.4倍,一个面向世界的财富管理中心正在加速崛起。

  作为滨海城市,依托海洋进行城市建设,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理所当然成为青岛发展的未来方向之一。

  数据显示,去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093.4亿元,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占GDP比重突破22%。

  目前,在产业方面,青岛已基本形成涵盖滨海旅游、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设备制造、海洋水产品加工和海洋渔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集群。

  在涉海人才领域,青岛占据绝对优势——全国26%的涉海优秀人才在青岛,其中高端人才比例达30%。此外,青岛还有深海基地、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也已批准在青岛设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青岛的工业发展也在谋求新的转型升级路径——剑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青岛从过去举足轻重的全国轻纺工业基地,到现在闻名中外的中国品牌之都,其工业已然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转型发展之路。未来,依托“海洋+、标准化+、国际化+、创新+”等城市发展战略,“青岛智造”未来可期。

  放大辐射半径

  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青岛一直走在前列:上世纪初,青岛位列“广大上青天”五口通商城市之一,享誉全球;新中国成立后,青岛仍然是重要外贸港口城市;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岛跻身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去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今年,经国务院批复,青岛城市定位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形势的变化,青岛的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调整:

  2015年10月,《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布,重点突出“海洋+新模式”、“海洋+新业态”、“海洋+新产业”、“海洋+新技术”、“海洋+新空间”、“海洋+新载体”六大重点任务。

  去年底,实施“标准化+”战略写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

  今年上半年,青岛初步制定《青岛市推进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17)》,作为落实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的具体工作方案。对于国际城市战略推进,青岛将对标新加坡、鹿特丹、香港、上海等国内外10大国际化城市,分“三步走”实现,并部署了100件实事。

  近日,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青岛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为目标,以“创新+”引领全市发展大格局,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成为驱动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有专家认为,“三中心一基地”的提出,与青岛提出的“海洋+”、“标准化+”、“国际化+”、“创新+”等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统一于青岛建设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中。

  其中,青岛提出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是其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则表明未来青岛的经济结构将向中高端服务产业转移。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是青岛对自身海洋经济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则是青岛工业的又一次整体转型升级。

  未来,“三中心一基地”的推进,将成为青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有效放大城市辐射半径。

  落实行动计划

  如今,青岛已然启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工作推进机制,近期将筹备召开全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动员大会、健全组织构架、拟定工作计划、建立指标体系、筛选重点项目、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青岛划定了清晰的发展新路径。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表示,青岛将以人才和科技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主导,以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以金融、信息服务为核心,以提升现代服务业高端化能力建设为主导,以业态模式创新为主线,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制高点,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主导,以海洋高端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打造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

  在青岛的努力下,这些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今年6月,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将以青岛为核心区域,充分发挥中国中车行业引领作用,全面建设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具有“聚智、协同、转移、辐射、合作”功能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青岛实施科技创新行动中建设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而围绕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青岛将推动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等十大创新行动。

  推进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建设,青岛已然将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结合核心服务功能培育,青岛在“推进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中对资源支撑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服务业新经济形态17个园区载体清单,海尔消费金融服务平台等60多个创新平台清单,12大类130多家国家重点招商目标企业清单,20余项“一带一路”服务业合作项目任务清单和126个投资过10亿元的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清单。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青岛前期积累优势明显。今年,青岛提出,使海洋经济增速保持在12%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具体到行动上,青岛蓝谷核心区将推进机构法定化改革,西海岸新区则推进创建自由贸易港区工作,打造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示范平台,红岛经济区创建国家自主示范区,崂山科技创新城区打造国家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蓝色产业创新基地。

  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青岛则将围绕打造蓝色制造、高端制造、新型制造高地,规划了12个产业领域、40个重点方向的发展路线图。

青岛提出“三中心一基地”方案
青岛试行国际贸易新指标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