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一带一路”三周年:

走这条路,不会错(中国故事工作室)

本报记者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07日   第 01 版)

  扫描观看视频

  9月6日,波兰罗兹货运站,蓝天映衬之下,是几百个排列整齐的、深蓝色集装箱,很多上面打着白色的中英文大字“China Railway Express 中欧快运”。十几天前,它们从四川成都出发,一路西行至此。

  两年多前,当本报记者沿着古丝绸之路,探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鲜生机时,这一切还无从想象。那时,在沙漠、绿洲和城市间,我们只是发现,丝绸之路尽管开始自2000多年前,依然为今天留下了浓重的印记。

  促使我们开启那次采访的,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讲话。他在演讲中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其誉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到今天,整整3年过去了。

  以“火箭的速度”搞建设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半年,长期从事中文翻译工作的美丽伟提·海波达提开了一家旅行社——哈萨克神灯旅游接待公司。我们是她接待的第一个团,彼时公司只有她一个人。

  美丽伟提·海波达提坦言,那时无论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范围更广的“一带一路”,包括她在内的哈萨克斯坦人都没什么概念,成立旅游公司是个歪打正着的点子。

  9月4日,她在电话那头说,过去很长时间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因为公司刚刚接待了一个200多人的中国考察团。这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常态,她的手下,已经有了2名助理、1名会计和30多名翻译。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3年来,发生在美丽伟提·海波达提身上的变化,也正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

  她发现,每个月都有中国的公务团和商务团到哈萨克斯坦洽谈合作。因为长期做翻译,她总结出一些规律。中国人带来的,大都是新能源、建筑等方面的项目;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技术很感兴趣,希望中国企业能多来投资项目,并培训当地人。尤其去年,哈萨克斯坦经济下滑,当地更为迫切地希望改变技术落后局面。

  美丽伟提·海波达提发现,每隔一两个月带团到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项目考察时,都会发现新变化。“这次去路修好了,下次去电线拉好了。”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一言以蔽之,“这3年的变化,比我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的前20多年都大。”美丽伟提·海波达提感慨,“过去死气沉沉的基础设施建设,最近3年是火箭的速度。”

  两年多前,本报记者在阿拉木图时,城市外环修了不到一半,如今已全线通车。在3年前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阿斯塔纳,中铁二局承建的轻轨项目将成为该国首条城市轻轨线路。从中国出发,经过霍尔果斯口岸直抵欧洲的铁路线,已经能把来自成都甚至浙江的货物,经过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一路运到欧洲。

  放眼世界,“一带一路”所包含的大工程、大项目,有着蔚为可观的数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这其中,像莫斯科—喀山高铁、霍尔果斯—阿克套铁路、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等重点工程,推进速度很快,一直被外界广泛关注。

  因“一带一路”而“吃香”

  Россия,这是姜彦彬3月回国时乘坐的飞机上,喷涂的硕大俄语字样,意思是“俄罗斯”。他所乘坐的,是俄罗斯政府专机。

  在许多俄罗斯华侨华人记忆中,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乘坐俄罗斯政府专机。回到俄罗斯后,姜彦彬被当地同胞团团围住,询问他关于专机的细节。作为“中俄媒体论坛”俄罗斯代表团的38人之一,姜彦彬之所以入选,是因为他参与了中美俄三国共同拍摄的丝绸之路电视连续剧,并担任中方制片人角色。

  “中俄媒体论坛”始自去年,已举办两届,主题、议题均与“一带一路”息息相关,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中的媒体作用”“‘一带一盟’对接与中俄媒体交流合作”等。

  姜彦彬坦言,“一带一路”提出这3年,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很吃香”。他发现,很多在俄罗斯“有层次的人”前来打听“一带一路”的细节,对他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很多高端论坛前来邀请,让他去介绍“一带一路”的相关情况。

  他被问到的,经常是很细小的事。比如,俄罗斯经贸考察团要去中国,他们会问:应该带什么礼物。

  “在俄罗斯人面前,我有了谈不尽的话题,影响力、认知度甚至信任度都提高了。”姜彦彬说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感慨“一带一路”是俄罗斯人爱听的故事。

  真正“吃香”的,是对“一带一路”有研究的人。

  不止外界对中国好奇,中国也在努力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一点集中体现为国内外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智库迅速增长。仅去年4月,“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立时,就有50多家智库和研究机构参与其中。

  人人会说中文“你好”

  在塔吉克斯坦待了七八年后,韩东起决定转型,做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交流。在中亚地区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塔吉克斯坦,这并非寻常决定。

  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看到中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强烈反应。在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的国情咨文中很明确地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合作意向,这让他感觉到,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时代到来了;他还发现,无论到多么偏远的地方,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说中文“你好”。

  大多数人都意识到,学好中文,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当地教师、公务人员,工资也仅相当于1000多元人民币,但是能做中文翻译的,收入成倍上涨。

  这一点在各国皆然。在哈萨克斯坦,许多中国留学生不敢再用中文互相“嘀咕”。当地流行的笑话之一是,有两个中国学生在车上用中文夸一个哈萨克女孩漂亮,没想到对方抬头对他们说了声“谢谢”。而在宾馆、饭店,懂中文的服务人员比比皆是。

  与之相伴的是,韩东起发现,过去他认识在塔吉克斯坦的每一个中国人,如今陌生面孔越来越多。这也并不奇怪,仅他自己,就在过去两年间先后引进了中国石油和吉林北建的项目落户于此。

  当地对中国投资的重视,体现在诸多方面。韩东起发现,只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论坛,拉赫蒙总统基本都会出席;牵涉到两国合作的大项目,总统基本都会参与。前不久,中铁十九局承建的从瓦赫达到亚湾的铁路正式通车,成为该国独立25周年的献礼工程,首趟列车就是“总统专列”。

  在短短3年间,“一带一路”已成为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而它所带来的,是学习中文的热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对中国方案的理解和更大范围内的文明交流互鉴。

  在相互理解中“民相亲”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中,故事从来就是在合作中写就的。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只是起点,但那些恢弘的历史,由中国与沿途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比如姜彦彬发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虽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他在匈奴的10年生活,国内不太掌握情况。这一块空白,恰好可以由俄罗斯、中亚等国补齐。

  互相理解,成为“一带一路”带给中国和沿途各国的共识。

  经贸往来带来的理解直观而明白。最近,“感知中国”活动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在其中的中国智造展中,许多哈萨克斯坦人对小米手机等中国产品印象深刻。而在哈萨克斯坦,华为、小米等电子产品也日渐畅销。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中亚旅游。前不久,美丽伟提·海波达提接待了一批来自西安的自驾游旅客,他们一路开车,从中国到意大利。正是在这次自驾游中,这些来自中国的游客发现,哈萨克斯坦的4G网络很发达。在看到这里的大峡谷、湖泊之后,许多游客感慨,这个国家比旅行手册上说的还要壮美。

  来自中国游客的大量需求,甚至促进美丽伟提·海波达提在北京开了分公司,帮助中国人前往哈萨克斯坦旅游。如今,北京分公司也有了6名员工。

  早在3年前的演讲中,习近平就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他说,搞好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丝路兴”的道理千年不变

  从历史中走来的丝绸之路,还有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兴则丝路兴。

  古时候,得益于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贸易,中亚许多绿洲变成了富裕的商业中心。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再次出发,带着互利共赢的心态,邀请各国一同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对各国来说,何谓“丝路兴”?就当下而言,习近平提到的“获得感”或许可以解释。他说,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两年多前那次采访中,记者听到人们说得最多的话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能延续那么长时间,肯定有其原因。如今美丽伟提·海波达提发现,当地人觉得现在的“一带一路”吸引了世界上那么多的国家参与,因为“现在这条路也有了原因”。

  “很多人明白,只要跟着这条路走,不会错的。”她说。

弄潮儿向涛头立
走这条路,不会错(中国故事工作室)
本报今日推出“一带一路”专题报道
李克强离京抵达万象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世界因“一带一路”而更美好(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