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回望富士山(好书一页)

卞毓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31日   第 11 版)

  一天晚上,下榻静冈县的一家山间旅社。灯下,忽然又想起太宰治的《富岳百景》。那还是当年读研究生时,因为查找太宰治描写青年鲁迅的《惜别》,捎带浏览了这篇自传体的小说,这一看就喜欢上了,一读再读,有些段落几乎能背诵,想忘也忘不掉。太宰治写他某夜酒酣无眠,索性出门闲逛,是时月色清朗,富士山很美,他感到自己像被狐狸迷住了一般。

  太宰治写道:“富士山湛蓝欲滴,给人一种磷火般燃烧的幻觉。鬼火,狐火,萤火虫,芒草,葛藤,我感到自己飘飘然,径直穿行在它们当中。只有木屐的呱嗒、呱嗒声,在夜路久久回荡。那声音清脆得好像不是发自我的足底,而是发自其他的生物。我悄然回首,但见富士山悬于半空,泛着幽蓝的清辉。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就是维新志士,就是鞍马天狗(谜一样的神勇人物)。我把双手揣进怀里,大模大样地走着,体会自己宛然一个大角色。”

  多半受了太宰治的蛊惑,是夜,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索性披衣出门,下到二楼的露天阳台。风生在腋,月映在池,虫鸣在野;抬头,富士山的魅影屏于北天,与我森然相对。一颗流星,自高空坠于山巅。

  瞬间又想起了太宰治。小说中,他是借住在山梨县南部的御坂岭,闭门写作。一段日子后,茶馆的老板娘看他有点慵懒,便出言相劝:“您是寂寞了吧。去爬爬山怎么样?”

  他回答:“即使爬上去,转瞬又得下来,多无聊。再说,无论从哪儿爬,看到的都是一成不变的富士山,实在提不起精神。”

  当晚,临睡之前,他一边轻轻拉开窗帘,隔着玻璃眺望富士山,一边咀嚼自己的烦恼。他说:“我感到痛苦莫名。不是为写作——纯粹的动笔是我的乐趣——而是为我的世界观、所谓艺术、所谓将来的文学、所谓独辟蹊径,至今还没有确立而日夜萦怀,郁郁不乐。”

  就在这当口,恍若天启,月光下泛着诡蓝的富士山,使他打了一个寒战,突然悟到:只有这样,把自己捕捉到的自然而又简洁、朴素而又鲜明的形象,直接铺写到纸上——这就是文学的出路。

  这么一想,道是无情却有情,往日眼中一成不变的富士山,陡然笼罩上一层哲学与美学的光晕。

  (摘自《日本人的“真面目”》,漓江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艺术手法高妙的文化散文,信手而至、天花乱坠,文学描写、历史考证、哲学思考浑然一体,带读者感受历史、认识现实、回恋文化、体味差别。对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及特性,给出了全面深刻的勾勒和解析,被誉为“中国版的《菊与刀》”。)

北京图博会凸显国际范儿
美国地缘政治学家著述盛赞“一带一路”
学习牛津3000词有了好帮手
欲以一人济百代
回望富士山(好书一页)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