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创新时代应避免“割韭菜”式投机(品牌论)

卢泽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22日   第 09 版)

  近一年来,笔者参加过不少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科技展览活动,这些活动大都体现了当地政府的良苦用心。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制定政策、搭建平台、举办活动,几乎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方式。

  然而,每次当笔者踏进这些精心搭建的展示、交易或孵化平台,为各类新兴事物叹为观止的时候,却也总能看到部分披着“创新”外衣,实则创意欠缺的展品。这些展品大多集中于机器人、VR(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等领域,看似“高大上”,实则原理简单、做工粗糙、故障频出,实有鱼目混珠之嫌。

  为什么机器人、VR这些新兴领域对一些投资分子格外有吸引力?原因恐怕在于这些处于创新“风口”的行业,既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又是“虚火”一片,技术上还不够成熟。这为一些企业趁机掺杂其中、“捞上一笔”提供了可乘之机。待行业逐渐成熟、面临洗牌的时候,这些企业往往套利退出,又去寻找下一个“风口”了。

  这让笔者想起过去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一度出现的“割韭菜”现象。就在两三年前,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智能手机行业风生水起。在见证了小米等手机企业创造的一系列商业奇迹之后,一大批所谓的智能手机品牌开始充斥市场。硬件竞赛、众筹融资、电商渠道……热闹一番之后,除了华为、中兴、小米、酷派等品牌还屹立不倒外,大都套利退出了市场。无疑,这种“割韭菜”的现象对中国国产品牌造成了巨大伤害。直到现在,这些良莠不齐、质量粗糙的手机品牌对国内外消费者来说还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如今,中国正面临空前良好的创新形势。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从创新主体、基地、空间、网络、治理、生态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提出了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15.6%提高到20%的目标。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

  国内创新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国产品牌重塑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实现对国外品牌巨头“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且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人机等多个领域,中国品牌已经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为中国品牌争取了宝贵的加分。

  但是,我们也应充分意识到,创新时代里,“割韭菜”式投机依然大量存在,这种只看短期利益,希望搭乘趋势的快车售卖劣质产品的行为,表面看来带动了行业的繁荣,实则从根本上伤害了中国品牌的根基和形象。

  应该保护好中国正在孕育发展的创新环境,让“割韭菜”者无法立足于市场舞台。

中国家电抢滩海外市场(中国品牌在海外)
创新时代应避免“割韭菜”式投机(品牌论)
责编:汪 莹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