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又一种活法(散文)

郑荣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18日   第 09 版)

  做惯了新闻记者,每到陌生之地,总想了解那里人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异国的社会人生,我更是关注。

  日前到俄罗斯旅游,第一站是圣彼得堡。此城原名彼得格勒,曾是俄国首都,做了200多年的俄国政治、经济中心。1924年易名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改称现名。作为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又好,它的许多方面都有代表性。

  我们的女导游是圣彼得堡人,在列宁格勒大学中文系读过5年书,毕业后当过老师,后做了十多年职业导游。又曾到中国的黑龙江大学,学过3个月的汉语,中国话讲得颇为流利。她读过许多历史书,对当地的历史和现实,都有深切的了解。她很专业,能够熟练介绍景点,讲解历史。她不是背诵讲解稿,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她所知道的知识。

  她也闲聊社会人生。她说,苏联解体后,现在教堂很多。光圣彼得堡涅瓦大街,就有东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的圣凯瑟琳教堂、荷兰教堂等。

  她坐在大巴车的第一排,我与她邻座,偶尔也插话。“现在这里生活怎么样?”她说,过去的圣彼得堡人,几乎家家都有别墅,在郊区或远郊区。不是豪华的房子,只是一个住宅。地皮是国家给的,不用自己掏钱。苏联解体之后,这制度改了,不再给了。青年人需要就自己买,但大多数人买不起。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租房住。

  列宁格勒在二战中被德军围困900天,战死饿死100多万人,现在又发展成510多万人。我对人口问题感兴趣,于是问:“国家鼓励生育吗?”她说,有奖励,生两个起奖,每多生一个,奖30万卢布(相当人民币3万元)。但在城里,只够买房子4平米(七八千人民币一平米)。为此,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多生。

  常见网上文章称,俄罗斯看病不要钱。“医疗有保障吗?”她说有,过去看病一律免费,现在也还是。但公费医院设备差,医疗水平低,很多都是退休医生。看病等候时间也长,很麻烦。很多技术好的医生,都到私立医院去了。有点钱的患者,都愿意去私立医院看病,又快又有效。

  16年前,我曾到俄东部城市比罗比詹,那里的公交车很破旧,也有一些小汽车,不过都是他们的国产车。当地人说,国家限制汽车进口。我问:“私人汽车多吗?”她说,很多,越来越多。而且,都愿买进口的,国产车很少有人买了。这景象,我在大街上得到了验证。但车似乎不是很多。几天后到了莫斯科,却经常看到堵车的严重状况。莫斯科导游说,都城别名“堵城”。连到机场,导游都要把拥堵时间打进去,以免误了飞机。

  我最想了解的是他们的收入,又不好直接问,只好泛泛地问:“收入怎么样?还有物价呢?”她说,欧盟制裁,卢布贬值,我们工资没涨,但物价也没有涨。人们平时都爱吃肉类。好一点的牛肉,300—500卢布一公斤,鸡蛋60卢布10个。她拥护国家对欧盟的反制:过去都是吃欧盟的食品,现在禁止进口,很多食品自己生产。我们自己做的奶酪,照样好吃。她颇有骄傲的神情。

  她做了我们3天导游,我在有意无意中,采访了她若干问题。也很巧,我们读的都是中文系。不同的是,我读的是母国文化,她读的是外国文化。当知道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她说她过去经常看海外版,就是想多知道中国的情况。还有一点不同,她的解说,是想让我们知道圣彼得堡的历史,而我,则想更多了解该地该国的现实。她做的是她的职业工作,我则是出于我的职业习惯。

  我的直观感觉,她的解说,对我的提问的回答,似乎都是实话实说。对历史,对现实,没有夸耀,没有粉饰,也没有遮掩。她只是反映她看到的真实,表达的是她个人的看法。但她让我知道了现在圣彼得堡人的一种活法。她,是这里的一个富有个性的文化符号。

少数民族文学向现实转型(文学新观察)
并非穿越的故事(散文)
文学晋军再崛起
长篇散文《来去无尘》表现吴波感人故事
又一种活法(散文)
彩霞满天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