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巡视用词背后的逻辑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10日   第 10 版)

  我们观察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运行时,都会将官方语言拿来细细分析。在特定话语机制中生产出来的语言,通常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不用多说,我们之所以对语言着迷,是因为其能透露出政治意图。

  这是观察中国政治运行的一个很好的维度。

  我们最早感受到这样的冲击,是在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单位反馈意见时。早已习惯了官方语言相对平和的舆论场,一下子被巡视组鲜活、犀利的用语吸引了。也许吸引还不够准确,现在流行的“燃爆了”更为准确些。

  如今伴随着第十轮巡视的有序开展,我们当然已经开始习惯巡视组这样的用词方式。但是不容忘记的是,当这样严厉的说法,在党和政府内部监督中公开出现时,海内外舆论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样的用词方式显然影响深远。笔者长期关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现用词严厉早已成为这个官方网站的鲜明特点。指名道姓的通报,针对具体话题的表态,都呈现出一种不绕弯子的方式。

  毋庸讳言,用词的严厉,直接对应的是民意。正是因为群众对相关工作的不满意,才为我们的巡视、督查等工作带来了诸多动力。如果我们无视这样的需求,还以打马虎眼的方式敷衍了事,以沉闷的公文应对群众期待,才是真正的“不讲政治”。

  可以说,巡视所带来的用词变化并非个案,而是一种风气的变化。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反馈意见中,听到似曾相识的“严厉”。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灾害处理现场,我们也听到越来越多非常严厉的用语。

  语言不是孤立的,随之而来的是行动。这几年,我们见证了巡视制度的日渐成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巡视的结果给人们带来了信心,促进了正向激励。反之,如果只是空喊,损耗的是改革的锐气与人民的期望。在任何时代,信心都很重要,而在用词严厉的改革、发展表态之后,这样的信心尤其重要。

  而唯有行动,才是我们真正在乎的。

十八大后 中国在监督中前行
巡视用词背后的逻辑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