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愿湛蓝的海洋你我共享

李志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09日   第 12 版)

  蓝洞

  静谧的洋面上,突然出现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并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深洞,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蓝洞,也被称为“海洋之眼”。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域水质优、日照足,孕育了丰富的珊瑚岛礁资源,凡是去过南海的人,无一不为其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而惊叹。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300.89米的深度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之眼”,打破了之前由巴哈马长岛迪恩斯蓝洞创造的200余米的世界纪录。如何尽量保护蓝洞的原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如何保护其海洋生态环境,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健康的海洋 健康的环境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是地球的心脏,正如心脏为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血液一样,海洋将全球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无论我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海洋能调节气候、产生氧气,每年为人类提供食物,同时也是众多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以及人类重要药物的来源。除此之外,海洋的作用还有很多。为了确保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必须负起责任,像海洋照顾我们一样保护海洋。

  笔者曾在宁波生活4年,经常漫步象山的松兰山。站在海边远远望去,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景色极为壮观。阳光洒在海面上,像是撒了一层金子,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一排排浪花涌动着,像翻滚的雪浪扑打在金山上,给沙滩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边”,使大海更加迷人。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海域辽阔,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丰富,沿海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的影响,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美丽海洋,是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内涵和新任务。

  我们的海洋 我们的责任

  我国海域辽阔,为做到科学管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全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初步构建了由卫星、飞机、船舶、浮标、岸站组成的多种监测手段构成的近岸海域立体化监测技术体系。近年来,中国组织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监测”、“近岸赤潮监控区监测”等专项监测,定期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海洋环境专项监测通报,为掌握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趋势提供基础。

  我国坚持集约节约用海,控制围填海计划,把自然海岸划定为生态红线,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动海岸线管理立法。推进海洋生态建设和整治修复,重点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南红北柳”生态工程和“生态岛礁”修复工程,构建海洋生态廊道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薛桂芳提到,从去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最高法院刚公布的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

  蓝色的未来 蓝色的中国

  守护蔚蓝星球,提高国民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的能力,那就必须从推进、提升与之匹配的现代海洋特色教育入手。国家海洋局一所生态中心研究员陈尚谈到,我国沿海地区的很多学校凭借近海的地理优势,实施了“蓝色海洋”地方课程教育,这既包括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和渔业捕捞技术,也包括科学的环保理念。有些沿海城市创建了渔民画创作培训基地、海水养殖研究基地、海洋科技示范基地等,以夏令营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海洋教育实践活动;各校每学期设立一个海洋教育实践周,集中开展海洋教育实践活动;各班每月安排一天为海洋教育实践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海洋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或研究性学习。老话新说:“提高海洋环保意识,也要从娃娃抓起”。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应有之义。关注海洋、宣传海洋、善待海洋、呵护海洋,守护蔚蓝星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愿湛蓝的海洋你我共享!

愿湛蓝的海洋你我共享
保护好“家门口”一片海
荣成:天鹅的“海洋天堂”
海洋生态环保政策
海洋世界知多少(链接)
人与大海的心灵契约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5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