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是个与众不同的城市,空旷敞亮。大片的林地、公园,隔开了疏疏落落的高大建筑,城市中心居然还有个可以骑马的赛罕塔拉大草原……处处显示出使用土地方面的豪奢。因为包钢,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颇有野心地想将包头设计规划成“小上海”。所以直到80年代,人们仍然在为火车站到市区的距离所烦恼。如今,预留空间的优越性开始显现,城区浑然一体,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开辟新区。这里的文化也呈现出包容大气的特点,游牧的草原文化、农耕的黄河文化、晋陕移民进包头的走西口文化、钢城的工业文化,互不相属却又相互融合。
2016年,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首次选择了一个非省会地市级城市。7月28日到3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包头市人民政府、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包头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包头人对书博会表现出超常的热情,主会场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好像整个城市的人都涌到了这里。人们表情郑重,因为这里很少举办全国性的大型文化活动。
牧耕同样可传家
本届书博会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华读书报》承办的“十大读书人物”揭晓。今年5月去世的作家、翻译家杨绛当选“读书致敬人物”。
颁奖仪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萌态可掬的9岁小姑娘李付沐瞳。来自人大附小三年级的沐瞳已读了近5000本书,阅读对她来说是轻松的玩耍、是专注的快乐,是满足好奇心了解一切未知的窗口,一天不读就不舒服。她认为小孩应该有自主阅读的权利,强制要求只能让人心生抵触。2015年,她作为“中华文化小大使”出访美国,还在湖南卫视《好好学吧》节目中,与挑战的成人选手进行传统文化知识PK,被誉为“国学小公主”。2016年她参加央视《读书》栏目暑期特别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当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小朋友缺乏图书时,她十分震惊。为此,她将自己的手工、书法和国画作品、原创小绘本义卖,购买了图书和书架。到今年,她已完成了对湖南衡阳县湘西小学和贵州六盘水甘塘小学的“多多童书架”的捐赠。
1981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道·图门巴雅尔考上了大学,但由于通信不便,等他赶到旗里时已经晚了。旗教育局安排他当了临时代课教师。1993年,道·图门巴雅尔辞去工作回家牧羊。当年,儿子出生,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读书人。1996年,他依靠自费购买的近3000册图书,创办了内蒙古首家个人草原书屋,每年都投入1万多元购买书刊、维护书屋设施,还不定期地举办新书推介会、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活动。目前,书屋拥有报纸、杂志60余种,藏书1.2万多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围牧民的思想观念。2014年4月,道·图门巴雅尔成为全国第一个被广电总局授予“书香之家”的牧民。
当选“十大读书人物”的还有108岁、一生与书结缘的经济学家杨敬年;因为爱读书、会读书,从卖酱油臭豆腐的售货员到企业领导人,再到电台主持人、企业报编辑的冯传友;晚年潜入山村开书院的新华社记者李锦;创办“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十几年来在全国举办2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的儿童文学博士、著名阅读推广人王林;克服困难,攒下藏书数万,开办“种善书塾”“问田书苑”,影响街坊四邻和亲朋好友的山东省滕州市石楼村藏书人杨位浩;到孔子故里做乡村国学教育,一年大变村风,被《新闻联播》报道的社科院哲学所研究人员赵法生;每天选书、荐书、送书,让农家书屋活起来的山西运城书屋管理员张克义;20年坚持“做一家纯粹的书屋”,晓风书屋的创始人朱钰芳。
名家分享读书乐
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读者大会”,历来是全国书博会的重头戏。今年的读者大会,首先出场的是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听到他的名字,身旁的当地女孩不禁发出欣喜的惊叫。
余秋雨说,“阅读”二字有更严肃的含义,它是对有条理文字的理解、领悟和吸收。信息缺乏和信息爆炸都会让我们极端无知,过度的通俗阅读对智能未必是良药,大量的信息会占有你,使人失去判断、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我们要固守由出版人和严肃作家所营造的小岛,以免在滔滔信息洪流散漫无际的阅读中沉没。
清史专家阎崇年认定读书至上。中学时,老师说要读《史记》,100遍、200遍地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当时他就觉得自己会从事历史研究。他认为经典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光阅读还不够,还要思悟、明理、践行。像赵括那样只是纸上谈兵,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害。
漫画家蔡志忠已经看过2万本书。他说,读书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活动,20块钱,就可以阅读老子一生的智慧。真正的成功,是看你做出什么事情,影响了什么人,给社会带来怎样好的变化。如果一个人流落荒岛,只能带一件东西,他会带纪伯伦的《先知》。
种花插柳待成荫
乌海市景观更为奇特,西边沙漠的黄色与本地的绿色以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形成的“乌海湖”的青绿交相映照,三山环抱,一水中流,不愧是“黄河明珠”。
书博会分会场设在乌海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7月29日开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出版界人士,首先领略了一场近千名爱好者参加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全民书法大赛。上至耄耋老年,下至稚龄儿童,人人临案挥毫,显示出“中国书法城”的风姿。
乌海以“乌金之海”著称,其焦煤储量占内蒙古的60%。1994年,市委、市政府以质朴的矿区书法文化为基础,作出了创建书法城的决定。拿出真金白银用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和人才培养。2008年,乌海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如今,55万人的乌海市,有5万多人常年研习书法,每年由内蒙古选送参加全国书展、书赛的作品中,乌海占40%以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文化展现出它的魅力,有效的推广会让它插上翅膀。
书博会期间,呼和浩特的“雷蒙读书会”办到了乌海书法广场的“阅遇书吧”。分会场上,《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读者见面会,主持人以才艺热场;资深讲师深入探讨幼儿绘本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还有图书捐赠仪式、读书讲座、新书推介、阅读经典朗诵美文、亲子阅读故事会及婴幼儿亲子阅读一对一规划与指导等活动,就像播下花的种子,插下柳树的枝条,我们可以期望它们不断成长,开花成荫,让书法城同时成为“阅读城”。
全民共享的读书节
7月30日,书博会落下帷幕。
本届书博会共有44个代表团、860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参观人数近71.6万人次、展出图书41.68万册、新书19.91万余种,纪念建党95周年和弘扬主旋律图书4000余种,出版物交易额40.16亿码洋,现场总销售102万册、3007万码洋。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家出版发行单位,向内蒙古捐赠价值740万元码洋的图书和阅读体验卡。曹文轩、葛剑雄、麦家、周大新、杨红樱、石钟山、鲍尔吉·原野、高希希等文化名人也出席书博会相关活动,书博会前后共举办各类活动1650场。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今年适逢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10周年,作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平台,书博会将以书为媒、以文会友,激发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用阅读打牢我们的文化根基,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届书博会,充分践行了把书博会办成“人民群众的读书节”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