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30日 星期六

注重效果 不拘形式(点点滴滴)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30日   第 05 版)

  学习语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参加汉语辩论赛、学唱中国歌曲、背诵唐诗宋词、学习曲艺……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效果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老师开拓思路,大胆尝试,找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因材施教。

  在美国休斯顿某中文学校,曾经有一位李老师,她从汉语拼音开始,带领学生一路走来。几年后,学生的识字量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理解力也不断提高,对于内容浅显的中文课文渐渐失去兴趣。发现了这个苗头后,李老师很着急。她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当小翻译。即在正常的课本教学之外,每周让学生自由选取一篇英语文章进行英译汉,内容、题材不限,不会的字可以写汉语拼音或查字典,每次上课都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这个方法实施后,效果很好。因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使他们学以致用,产生了成就感。

  不论海外中文学校还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对象都与国内语文教学对象不同,或没有汉语大环境,或母语非汉语。用常规方法教学固然学得扎实,但也容易令学生产生“疲劳”。围绕兴趣设计教学形式,选取教学内容,是使这些学生能够坚持学习汉语的有效方法。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辩论队指导孟老师所说(文章见本版),语言承载的是文化,而文化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中国学生觉得理所应当的结果和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外国学生眼中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既教汉语,又要跳出汉语,广泛涉猎和传授中华文化,是汉语老师的基本功。

  形式合适不合适,当以学习效果来检验。

  

谐音注音学中文,利弊何在
注重效果 不拘形式(点点滴滴)
图片报道
能说地道北京话的美国小伙
我的大家族
辩论是语言的综合学习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