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改地名不能改丢了“血脉”(时事点评)

朱达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22日   第 08 版)

  近日,地处汉中盆地西端的陕西省勉县向撤县设市冲刺,随之而来的是改地名。据称,当地已初步将市名拟定为“定军山市”。此外,“武侯市”“诸葛市”“三国市”等也在此次改名备选之列。

  趁着撤县设市改个更响亮的地名,可以理解。此前如黄山市,古称徽州,1949年后曾设过“徽州专区”“徽州地区”,后来该地区又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83年成立了一个县级黄山市。1987年,黄山市升级为地级市。当时为什么要舍弃“徽州”这个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地名,而改称黄山市呢?不用说是为了向全国人民推销黄山这一块承载着巨大经济利益的旅游资源。

  不过这样改名后,“徽州”的历史就此终结。从长远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看,很难说这样的改变利大于弊。就文化意义上的“失”而言,从黄山身上挣再多的钱,也是无法弥补。

  其实,这一思路在全国撤县改市热潮中十分流行。譬如香格里拉市原本叫“中甸”,都江堰市原本叫“灌县”。很明显,将勉县改称“定军山市”,沿袭的正是这一路径。在1964年前,勉县还叫沔县,而这个沔(音mian)字,源于当地一条河叫沔水。沔县莫名其妙改为勉县后,其人文地理根源就从此被人为掐断了。

  沔县历史上也曾叫沔州、沔阳,其完全可以趁此次撤县改市的东风,将那段历史文化的“香火”重续起来。无论“沔州市”还是“沔阳市”,或者退而求其次称“勉州市”,都比“定军山市”好得多。虽然“定军山”三字也是有历史有文化的,但它在当地主政者眼里,更多的价值依旧体现在它的“旅游经济”身上。

  这第二个更名思路,就比较注重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这个办法的好处,一是尊重了历史,二是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很多,笔者所在的四川,就有达县改达州市、彭县该彭州市、崇庆县改崇州市等成功案例。它们既没割裂历史,又未大动干戈,民众接受程度相当高。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总是想着标新立异,单纯改个“响亮”的名字,以“提高县域知名度,有利于争取国家更多政策支持”。从本质上,我们还是必须着眼于练好内功,按照科学原则和经济规律办事。“深圳”两字原本意思也很土。当年搞特区时,并没有给它另取个高大上的名字。但这并没有妨碍“深圳奇迹”的出现! 

  (据《新京报》)

大学生暑期纷纷走出“象牙塔”
改地名不能改丢了“血脉”(时事点评)
陕西宁强:雨后云霞美如画(焦点瞬间)
新闻点击
广西“山水牛”成扶贫新名片
责编:王俊岭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