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02日 星期六

中国杨树博物馆

泗阳之杨 其叶牂牂

张耀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02日   第 08 版)

  图为博物馆北侧人物群雕:梁昌武、王明庥、王昌全

  中国杨树博物馆内景

  中国杨树博物馆内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

  在泗水之阳的江苏泗阳县,有一座世界唯一以杨树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

  杨树博物馆为何落户泗阳

  博物馆主馆北侧,矗立着一座三人花岗岩群雕,他们分别是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梁昌武、“中国黑杨之父”王明庥和泗阳林业科技人员代表王昌全的形象。博物馆为他们塑像,是因为他们对发展我国杨树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72年,梁昌武一行代表国家林业部前往阿根廷出席世界第七届林业会议,受周恩来总理嘱托,回国时绕道意大利带回61株意杨种条,分别在北京、南京、武汉三地试种,只有南京试种成功。后来,江苏分点栽植意杨,泗阳林苗圃的意杨生长最好。1979年,林业部在泗阳召开了黑杨派南方型杨树品种国家级鉴定会,69杨、72杨、63杨以及214杨等4个优良品系通过鉴定。

  杨树在泗阳快速生长,得益于泗阳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杨树的到来,改变了泗阳乃至黄淮地区风沙肆虐的局面。如今,泗阳县成片杨树林有60多万亩,四旁植树5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60万立方米,106万亩耕地均已实现农田林网化,森林覆盖率达47.8%,为全国平原地区之最。

  中国杨树博物馆于2007年竣工,总占地面积62亩,其中展览面积1443平方米。博物馆主展览馆是仿照杨树桩建造而成,馆内设有“杨树起源、国际杨树、杨树生命、中国杨树、杨树与泗阳、工艺与文化、栽培利用、多媒体演示”等9个展厅。通过听讲解、读资料、看实物,我们对杨树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杨树种植面积世界最大

  在杨树起源厅,解说员介绍,距今约6500万年的第三纪,地球上出现杨树,后来分为黑杨派、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和胡杨派五大派系。古罗马时期,欧洲各国的百姓经常在大片杨树下集会,商讨国家大事,杨树因此就有了“人民之树”的美称。

  博物馆中庭,矗立着一尊木化石,高约3米,重约2吨,已呈玛瑙质地,这种高度和重量的木化石在国内非常罕见。木化石是上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木化石保留了树木的原有结构,树皮、树疤和年轮都清晰可见,断面上发红、发白,说明它已经玉质化了,它与国际林联组织赠予博物馆收藏的木化石相互映衬,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94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唯一一个以树种命名的学术组织国际杨树委员会成立,共有37个成员国,中国于1980年加入该组织。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第23届国际杨树大会,泗阳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分会点之一。第四届国际杨树学术研讨会召开期间,国际林联组织杨树柳树遗传和生理工作组主席布莱恩·斯坦特博士在泗阳考察时说:“我要告知世界,地球上长得最好的杨树在中国泗阳。”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约704万公顷,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3.2%,是目前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

  体验丰富多彩的杨树文化

  杨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国就有了栽培杨树的文字记载。文人墨客以杨树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栽植杨树的悠久历史。

  《诗经》有言:“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它描写了当黄昏将临,月儿尚未朗照,夜空上开放灿烂如花的第一朵明星时,约会的情人便要到来——这时的主人公,隐身在“牂牂”“肺肺”的白杨树荫下,心中漾动着几多期盼的喜悦。

  在杨树文化厅入口处,有一幅杨树根书“泗水长流,阳春永驻”,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家正题写、泗阳民间艺人用传统工艺制作,体现了杨树文化的丰富多彩。根书旁边是“凤求凰”“金鸡报晓”“莺飞草长”等杨树根雕工艺品;另一侧则是以杨树为题材的油画作品,仿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经典名作,莫奈对同一主题在不同时间的描绘,创作了印象派的颠峰之作,也反映了欧洲人民对杨树的喜爱。

  博物馆南侧,被誉为“杨树活化石”的四棵“中国杨树王”,挺拔参天,当属“镇馆之宝”。“杨树王”均为1976年栽植,但为不同品系,前面两颗为214杨,中间是72杨,最南边那棵是69杨。最大的是中间这棵72杨。目前72杨的单株活立木材积为17.5立方米,树高46米,胸径1.18米。经专家证实,它的树龄和高大都是国内外罕见的,见证了泗阳县和全国的杨树种植史,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游人因此纷纷与“杨树王”亲密合影。

  杨树成为富民之树、绿色产业

  “引进意大利杨树,当初是为了解决农民烧火做饭用柴的困难,没想到会产生如此巨大的产业效应。”我们从接下来的展示资料中,验证了解说员所言不虚。

  在一个玻璃圆球里,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到泗阳引种调苗的记录本。泗阳的杨树引种成功后,繁殖育苗工作一直领先全国,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市提供优质种苗数亿株,先后有近200个市、县组团到泗阳参观学习,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多次到泗阳考察。

  从展出的图片上,我们看到泗阳在发展杨树产业的过程中,还探索出“林-菜”“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间种养模式,提高复种指数,亩均年增收2200多元。如今,杨树已成为泗阳的“生态树”“摇钱树”,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杨树作为一种重要的木材替代品,在国外家居上被广泛应用,这些展品是杨树木制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家具等方面的照片和模型。”解说员介绍。

  在工艺与文化厅左侧,我们看到了人造板加工的机械模型,见识了杨木加工的几道工序;还有摆成扇形的杨木制成品的样品——这些展品见证了杨树加工的轨迹。

  如今在泗阳,杨树已不仅仅是一个馆、一片林、一个产业,它的坚韧、顽强、充满生机和青春活力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象征。

钟声悠扬 古韵悠长
泗阳之杨 其叶牂牂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