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

云南饲料企业站稳越南市场

闯出去,前方风景更美丽

胡新梅 白惠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28日   第 06 版)

  西南集团董事长张红兵(左一)与越南科技部领导(中)、云南省科技厅负责人(右一)。

  历经11年风雨,云南有家企业在越南闯出一片新天地。

  从校办企业到集团公司,云南西南集团用20多年时间;从中国走到越南,西南集团只用了3年时间。从2004年开始调研,到2006年工厂建成投产,再到2010年以后全面发力,西南集团用1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中国品牌在越南的辉煌。如今,在越南,提起“西南”牌饲料,养殖户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4年以前,西南集团董事长张红兵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走出国门去办厂。当时,他的企业做得顺风顺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红兵一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耕耘。从西南民大从事饲料添加剂的校办工厂,到后来的私人企业,他一直带着“西南”牌这个标签。2000年以后,公司开始全产业链的打造,除了做饲料,也开始延伸至养殖业。

  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张红兵萌发了走出国门办厂的念头,并开始在东南亚国家调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几位越南商人,并很快达成了在越南投资建饲料厂的协议。这一步迈得很坚决,以至于当遇到后来合作中的无数挫折时,张红兵也没有后悔过。因为理念不同,张红兵和越南商人“和平分手”,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独立创业的艰难时段。2006年,越南金星饲料厂正式投产。作为西南集团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家饲料公司,这个工厂全套设备都由荷兰进口,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成为当地规模比较大的一家饲料厂。但因为不了解越南的习惯和市场,整整3年,工厂一直亏损。当朋友劝张红兵趁早撤资时,这个做过大学老师的人倔劲上来了:这么好的中国品牌,一定要在越南打开市场!公司开始重新调研市场、积极调整战略,从对越南工人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到重新包装品牌,并很快有了回报。第四年起,工厂开始盈利,并逐渐占领越南市场。

  “走出去”步伐加速

  2009年,西南集团旗下子公司云南西尔南饲料有限公司在国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走出去”战略和政策鼓舞下,对越南饲料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越南海阳省收购了濒临倒闭的越南光越饲料厂,组建了西尔南的第二个海外现代化饲料企业——越南海阳西南饲料有限公司。公司组建后,针对越南典型热带地区畜禽、水产动物的养殖特点和营养需求,他们充分利用越南地方丰富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开始建设越南海阳优质饲料生产国际合作科技示范基地,2012年被中国政府授予“国际科技示范园”称号。

  让当地工人有归属感

  饲料工业在越南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饲料成本占养殖业成本的70%。近年来越南饲料工业虽有所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尚难满足国内需求,原料依赖进口,国内市场饲料价格偏高,影响养殖业的发展。没有好品质,开创不了国际市场。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西南集团才大胆走出去创出了新天地。

  “刚开始的时候,越南工人并不把工厂当作自己的。我们反复做工作,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几年后才让他们有了归属感。”张红兵感叹: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容易,不仅有市场的烦恼,还有人的工作。如今,西南集团越南3个厂的400多名当地工人都真正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出力。“只有把外国工人拧成一股绳,企业在国外才能走得好走得远。”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西南集团在越南有了长足进展,现企业每年的饲料销售量达20多万吨,销售额5亿多元,利润2000多万元,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饲料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不仅缓解了国内白热化的竞争压力,同时向一些饲料业竞争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了中国的饲料技术、人才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只有使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人才队伍,企业在国外才能走得好、走得远。”张红兵感慨道。”

诺奖得主把脉区域合作
中老国际铁路友谊隧道开工
云南前5月接待海外游客221万
郑和文化旅游节7月晋宁揭幕
中缅边境缉毒女兵
闯出去,前方风景更美丽
《天赐普洱》将全国巡演
中老边境拍摄到金钱豹
责编:孙 懿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