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海外网专访六小龄童

互联网时代下的“行者”

海外网 陈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27日   第 11 版)

  六小龄童接受海外网专访现场。

  海外网专访六小龄童视频二维码。

  一句“俺老孙来也”,牵动着无数中国人对于1986年电视剧版《西游记》及美猴王孙悟空的美好回忆。今年是猴年,也是86版《西游记》播出30周年及吴承恩诞辰510周年。日前,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接受了海外网专访,畅谈30年间对于美猴王形象的传承推广与实践以及网络时代下“变”与“不变”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通过微博向全世界征名

  尽管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六小龄童是个微博达人,与网友们的交流和互动非常频繁。今年4月,六小龄童通过微博宣布酝酿6年的首部自传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向全球网友征集书名。征集令一发出,数天时间内就收到了近3万条回应。编辑从中挑选出60个书名,六小龄童又从60个书名中挑选出10个比较满意的请网友们投票,最终确定为得票数最高的《行者》。

  六小龄童表示:“孙悟空又名孙行者,而我们家族四代人上百年来一直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所以‘行者’是对我个人也是对我们猴王世家最贴切的形容。人生也好,艺术也好,我们都是在路上的行者。”

  时代变了,西游文化的精髓不能变

  六小龄童年轻时苦练猴戏,用17年时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传承中国猴戏艺术。在《西游记》问世后,他又用了十余年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向海内外传播西游文化。除了善于利用微博这一互联网传播利器外,自从2005年开博客以来,六小龄童还撰写了700多篇博文。对于博客和微博的撰写角度,六小龄童说自己倾向于写些正能量的文字,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能更好地传播西游文化。

  但对于传播方式的变化与美猴王精神的坚守,六小龄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那些恶搞西游故事的影视作品,六小龄童十分痛心。“我希望有不同艺术形式的《西游记》的版本出现,但是前提是西游文化的精髓,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去乱改。孙悟空怎么能和白骨精去谈恋爱?连小朋友都会问我,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有几个女妖朋友啊?这还是《西游记》吗?通俗和低俗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民族有了优秀的文化,国人要珍惜和发扬。《西游记》所展示的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六小龄童坦言,因为多年来自己对伪西游文化提了一些批评意见,所以时不时在网络上会碰到一些反对他的“喷子”。对于持不同观点的反对者,六小龄童希望“你可以当面来与我公开公平的辩论,但不要署个网络假名,躲在暗处骂人”。说这番话时,他的神情严肃中透着自信,不由让人联想到《西游记》里,孙悟空常说的那句话——“你给我出来,我们比试比试!”

  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西游记》里,师徒4人寒来暑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然而当下,很多人不愿经受漫漫“取经路”的磨砺,而是盲目地追求能快速成功的“歪门邪道”。互联网让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为“网红”,似乎“成功”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在六小龄童看来,人生还是应该“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这句话,不仅是《西游记》的写照,也是六小龄童的座右铭。他说“苦练七十二变,指的是一个人的本事,要用心做到最好,把事业变成你的立身之本。笑对八十一难,指的是处世方法,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要去积极地面对它们、解决它们。

  未来一段时间,六小龄童将与美国派拉蒙影业合作拍摄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这是他面临的全新挑战,也是他传播西游文化的再一次发力。

“互联网+”吸引资本的魔力(网上中国)
斩断伸向大学生的金融黑手(云中漫笔)
互联网时代下的“行者”
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聚焦网络经济空间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