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9日 星期四

专访澳华传媒总经理陆一平

华媒转型正当时(海外网直击)

海外网 吕文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9日   第 08 版)

  图为澳华传媒集团总经理兼总编辑陆一平。

  在媒体融合演进大潮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媒体开始寻求新闻生产方式的更新迭代。日前,海外网记者对澳华传媒集团总经理兼总编辑陆一平先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对新媒体的发展和华文媒体的使命等问题的思考。

  

  布里斯班华人第一声

  据陆一平介绍,作为一家综合性媒体集团,澳华传媒集团的业务既包括双语广播电台、《澳华时报》、中文电视、澳华网,也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值得一提的是,澳华之声中文广播电台是当地唯一全天候播出中文节目的广播电台,被当地人称为布里斯班华人第一声;《澳华时报》也是当地唯一用中文简体字出版发行的周报。

  “记录华人生活,反映华人意愿,传递华人声音,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在谈到创办澳华传媒的初衷时,陆一平说:“我们是有着中国大陆背景的一群媒体人,因为共同的新闻情怀而坚持,希望为澳华交流做些实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境内的华人已接近100万,中文报纸和广播是他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澳华传媒集团成立8年来,我们参与了很多中国和澳洲的重大事件的报道。” 陆一平说,每年澳洲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选举,澳华都会进行跟踪报道。“我们广播收听率在华人中达到76%,报纸的阅读量在澳洲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何让媒体在澳洲的传播实现真正的本土化?陆一平和他的团队也一直在实践中摸索。陆一平告诉记者,他们与当地警察局合作,定期播出警讯节目及文章,并对涉及华人的案件进行追踪报道。为了让新移民更好融入当地生活,他们还与澳大利亚政府的多元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教育部合作,为华人家长联系很多的免费学习项目。

  除了受到华人移民的欢迎,当地政治家对澳华传媒的工作也十分重视。澳华广播电台成立时,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发去贺信。陆一平直言,澳华传媒是当地华人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陆克文在任期间,曾通过澳华传媒,用中文表达了对中澳关系的期盼。陆一平介绍说,澳华传媒会通过对议员的访谈,反映华人的真实意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媒体转型进行时

  融合发展是当前传媒领域正在进行的一场重大深刻的变革,这点陆一平深有感受。他认为,新媒体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媒体融合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必然出路。

  陆一平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借助新媒体创新报道方式的小故事。2014年,陆一平受邀对在布里斯班举行G20会议进行全程报道。当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布里斯班机场时,陆一平迅速将总书记下飞机的照片通过微信传到后方,编辑通过facebook和微博实时传播,受到网友热捧。

  “短平快”是新媒体发展的最显著优势。”陆一平称,新媒体对大事件的报道有优势。面对突发事故和灾难,新媒体记者往往冲在最前方,实时传递信息。大到会议的召开,小到车祸等突发事故,新媒体传播都能有效提高传播效率。

  陆一平告诉记者,“两微一端”,这几乎成为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标准配置,澳华传媒也希望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整合媒体的资源。目前,他们正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手机APP,希望整合集团媒体和文化交流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资讯服务,并增加与受众的互动。陆一平透露,如果进展顺利,他们将会在今年年底正式推出这款APP。

  但陆一平也指出,新媒体的短平快同样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新媒体的碎片化对于受众了解事物全貌有局限;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对传播速度的要求较高,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以讹传讹的天性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有着更多的时间去采访求证,可以通过深度调查澄清事件真相,展现事情全貌。

  新媒体的冲击考验着媒介管理者的视野和气魄。“澳华一直在专心做媒体和文化交流,广告是主要盈利点,并没有其他的实业支撑。”陆一平坦言,对传统媒体而言,寻求新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未来几年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告别“朋友圈”(云中漫笔)
电视剧“先网后台”开门红(网上中国)
华媒转型正当时(海外网直击)
海外网亮相京交会非洲高峰论坛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