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6日 星期一

无声之处自有惊雷(品牌论)

卢泽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6日   第 09 版)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英国诗人布莱克这句诗寓意由小见大,方寸之间自可包罗宇宙万象。文化亦是如此,最动人是细微处,于无声处有惊雷。

  在文化研究领域,一直有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前者被视为阳春白雪,是高雅文化的代表,艺术性强,曲高和寡;后者则是下里巴人,代表平民文化,通俗易懂,道近易从。

  纵观世界跨文化传播脉络,中国以其博大精深的精英文化风行全球:儒家文化是两千年来东方文明的代表,对伏尔泰等一批西方启蒙思想家影响深远。《道德经》成为除《圣经》以外被译为外国文字最多的文化名著。《孙子兵法》作为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如今仍在军界、商界享有盛誉。美国总统办公桌上,几十年前就曾摆着一本《毛泽东选集》。

  反观欧美,则是以“大众文化”征服世界。美国好莱坞电影,情节惊险刺激,引人入胜,一系列“超级英雄”背后,传递的是美国式价值观。在传播学者马特拉和考夫曼合著的《如何解读唐老鸭:迪士尼漫画中的帝国主义意识》一书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趣味卡通著称的迪士尼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业”。当愈来愈多贴有欧美标签的电影、动漫、音乐等大众文化形态进入其他国家时,其所倡导的西方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的意识形态,甚至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依附”。

  由此可见,精英文化有如塔顶高远的钟声,振聋发聩。大众文化则是撒向世界的细雨,润物无声。作为文化的两种形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成犄角之势,并无优劣之分。然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大众文化”却是短板。

  长期以来,中国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多走“高大上”路线,取得了一系列不俗成绩。截至去年底,中国已经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与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多国举办文化交流年活动。在世界文艺界,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中国钢琴家郎朗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收获掌声。

  但值得正视的现实是,中国文化还未真正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引领者。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中华文化依然只是“瓷器”、“刺绣”、“功夫”等传统符号的代名词,一个文明、开放、美丽、创新的中国形象还远远未被建构起来。究其原因,大众文化竞争力缺失是关键。

  幸好,近几年来,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在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作品。如《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琅琊榜》等影视作品就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欢迎。“星星之火”虽未成燎原之势,却也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添了一丝曙光。

  有人问,文化软实力究竟“软”在哪里?“软”在潜移默化,“软”在成风化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必然是大众的。在世界文化从唯知识的精英文化启蒙时代,走向泛审美的大众文化消费时代之际,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精英文化的宏大叙事,更需要大众文化的细致入微。

  从这个意义来讲,文化“走出去”,需要找到布莱克诗中的“沙子与花朵”,于无声处藏“惊雷”。只有让中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接地气、化人心,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国产剧出海正在发力(中国品牌在海外)
外国人与中国电视剧
无声之处自有惊雷(品牌论)
责编:汪 莹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