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创新艺术手法表现长征精神
歌剧《长征》“七一”首演

一次力量的行走和生命的突围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2日   第 06 版)

  歌剧《长征》以“信仰”和“理想”为创作关键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史诗的气魄,一气呵成地表现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歌剧《长征》由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两组歌唱家分别演绎。其中民族唱法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中)将饰演剧中的彭政委。

  美声唱法中,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右)饰演彭政委,男中音歌唱家刘嵩虎(左)饰演曾团长。

  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制作的第50部歌剧。这部剧也被寄予探索中国原创歌剧新路的厚望。在距离首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主创、主演和工作人员进入了“攻坚战”。图为田沁鑫导演(左)在排练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肖一摄

  说起长征,你会想到哪些文艺作品?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豪迈的诗作,还是西方新闻记者笔下的《西行漫记》?是红色经典旋律《长征组歌》,还是以长征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如绵延不绝的长征精神一样,文艺创作中的长征题材也总是有着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缅怀先烈,鼓舞后人,传递长征精神,国家大剧院力邀国内顶尖艺术家组成创作团队,历时4年精心打造了原创歌剧《长征》。近日,该剧的主创团队围绕歌剧《长征》的立意和艺术特色与记者进行了畅谈。

  

  为何今天还要创作歌剧《长征》?

  用当代艺术语言向前辈致敬

  众所周知,“长征”这一题材,在我国的文艺史上已产生过小说、话剧、电影、电视剧、大歌舞以及《长征组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大量经典作品,为何今天还要创作歌剧《长征》?

  对此,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表示,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有责任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以当代艺术的形式,传递给广大青年观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艺。在忠实再现那段历史的基础上,用当代的艺术化手法去表现长征,使之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这便是歌剧《长征》的艺术追求。

  那么此次歌剧《长征》用了哪些当代的艺术化手法?从人物的塑造来说,与着力塑造长征途中领袖形象的同题材作品不同,为了探索长征题材新的表现方式,并能够在剧作角度上有所创新,该剧通过普通红军战士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感人事件,来展现长征宏伟的历史画卷。

  为了刻画出这些普通战士的形象,该剧编剧邹静之翻阅了大量史料,刻画出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彭政委、瑞金参军的红军新兵平伢子等战士形象,勾勒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定信仰、追寻理想的姿态和风貌。

  在音乐方面,作曲家印青从构想到完成花了4年之久,单是选择什么样的音乐风格、音乐形式这个问题就思考了一年。最后他选择了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当代音乐风格”,来重现革命先烈的理想与情怀,并将西方歌剧的交响性与民族音乐的歌唱性交融,通过一段段精彩唱段刻画红军战士们的性格;通过西藏弦子、贵州民歌等民间音乐元素来表现长征进程;通过气势雄浑的交响合唱来表现长征的史诗性。

  主旋律如何更好地吸引观众?

  请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团队加盟

  在演出市场越来越火爆的今天,一部主旋律歌剧能吸引观众吗?深谙艺术规律与市场运作的国家大剧院显然胸有成竹。

  由作曲印青、指挥吕嘉、导演田沁鑫、编剧邹静之、主演阎维文、舞美马岩松、服装设计宋立等名家组成的歌剧《长征》阵容,在国内算是最顶尖的团队了。尤其是田沁鑫、邹静之、马岩松、阎维文等人的跨界加盟,更是引得多方关注,为歌剧《长征》鸣响了第一枪。

  作为当今话剧舞台上最具实力和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田沁鑫面对歌剧《长征》时依然很谦逊。据相关人士透露,为了邀请她担任该剧导演,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曾经三顾茅庐。

  “因为这将会是我导演生涯中的第一部歌剧,而且又是以长征为题材,所以我踌躇了很久。”田沁鑫说。在她看来,长征是历史上极为罕见、震动中外的一次行走,对此她始终抱着敬畏之情。她希望能对长征进行艺术化呈现,以一种“行走”的状态去剖析一种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执导过《生死场》《北京法源寺》等优秀作品的田沁鑫此次并不参与剧本创作。剧本的“担子”落在有“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的邹静之身上。曾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电影剧本《千里走单骑》《归来》等作品的邹静之,此次为了创作歌剧《长征》剧本,特意查阅了许多革命烈士家书。

  “当我读过他们的家书后,更为在那个时期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英勇赴死的精神深深感动。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信念。”邹静之说。

  为了配合恢宏的音乐与故事,营造既富有“建筑”感又富有史诗气质的舞台效果,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操刀本次的舞美设计。这般“大材小用”体现了主创团队精益求精的诚意。据了解,歌剧中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段落,将会有特殊的舞台处理来表现战士们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

  年轻人如何看懂歌剧《长征》?

  由长征感悟生活中的行走与突围

  长征虽然已经过去80年,但长征精神依旧鲜活。把长征精神艺术化地呈现出来,传递给年轻人,这是歌剧《长征》最大的使命。

  为了让年轻人走进剧院,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此次将大量邀请“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们观摩彩排、观看演出。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年轻观众接受。”已经完成了无数经典作品的印青告诉记者,为了更贴近年轻人,他此次作曲把中国民族元素和西洋歌剧结合在一起,没有更多地去渲染困难和恐怖,而是更多地写精神。

  “红军的文化是红色的文化,红色文化源于一个特殊的红色基因,这个基因仍然是当下社会需要发扬光大的,那就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在哪一代青年中都不会过时。”印青说。

  在田沁鑫看来,长征并不是那么遥远的历史事件,我们的生活中它无所不在。“长征其实是一次力量的行走和生命的突围。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何尝不是一次次长征?在生命旅途的‘长征’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成功突围,这同样是值得探索的人生命题。”年轻人如果抱着这样的心理去看,一定会有共鸣。

京剧《白蛇传》日本巡演
一次力量的行走和生命的突围
中国导演执导《十诫》亮相波兰最老剧院
二胡艺术研究中心在浙音揭牌
“中国馆”首登达喀尔双年展
环保话剧《西风烈》在京首演
阿迪力再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