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一位老人在美国离世。消息传来,位于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对外经贸大学”),师生们深感悲痛,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这位老人名叫威廉姆·霍文克(Willem Houwink),美国内华达大学资深经济学教授,对外经贸大学的第一位经济学荣誉教授。
■ 功勋外教
1980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一派生机盎然。一天,美国教育代表团一行16人应中国政府之邀来华访问,60岁的霍文克是成员之一。他们受到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与中国同行就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虽然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领土,但霍文克感受到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勃勃生机。回美国不久,霍文克辞去了华尔街银行的工作,于1983年受聘成为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
对外经贸大学前身是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际经济贸易规模飞速发展,培养熟悉和精通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迫切任务。霍文克在对外经贸大学的30多年里,先后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他引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概念,成为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对中国经济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华期间,霍文克培养了约500名研究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骨干力量。2014年,在“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暨“我最喜爱的外教”评选活动中,霍文克获评中国十大“功勋外教”。
■ 亦师亦友
霍文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回忆说,每次来学校上课,霍文克都坚持骑自行车。从他住的友谊宾馆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路程并不近,每次骑到学校都要大半天。霍文克常跟学生开玩笑说,老天爷喜欢跟他“作对”,骑行上班是顶风,骑行下班又是顶风。他不爱去大饭店,不爱坐汽车,且处处节俭。看到学校食堂的水龙头在滴水,他一定会走过去把它拧紧。那认真的样子,至今仍留在当年学生的记忆里。
霍文克教授的课严谨而幽默,深受学生们喜爱,常常引来外系的同学旁听。现任普华永道北京主管合伙人的吴卫军就是其中之一。霍文克注意到他,问:“你为什么只听课而不要学分呢?”吴卫军回答:“我想在您的课上再多学点儿知识。”
除了在专业上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霍文克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时常给予贫困学生关照和帮助。他还资助很多贫困学生赴美国读博深造,吴卫军就接受过他的帮助。
1920年生于荷兰的霍文克,是二战中达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虽然终生未婚,但他把中国当成家,把中国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中国学生也像尊敬家中长辈那样,尊重这位异国老人。
■ 热爱中国
霍文克坦言,他非常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不仅因为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因为中国人民的忠诚和中华民族的坚强。
海关总署关税司原副司长康强在回忆老师霍文克时说:“这个‘老外’其实很爱中国,所以对一些现象又有些恨铁不成钢,常常会直率地发表批评意见。”霍文克不仅将一生全部经济学著作无偿捐献给学校,还筹措资金创建了霍文克金融模拟实验室,购置了HP金融计算器等教学仪器,使金融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发达金融市场专业分析人员使用的金融分析工具,为学校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和经济学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0年,已经90岁的霍文克教授再次跨越重洋,来到对外经贸大学讲学,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自己心爱的学校。
今年3月,霍文克在美国逝世。消息传来,他曾执教的中国学校师生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在追思会上,学生们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这些片段勾勒出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一位才学、人品都令人尊敬的长者形象。直到现在,在林桂军的办公室里,还摆放着霍文克生前办公用的沙发,办公柜里还收藏着霍文克的遗物:一件西服外衣和一套炊具。
斯人已去,情谊长存。霍文克,对外经贸大学的师生们怀念您,中国人民也会铭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