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贵定稻雕:“升级版”稻草人(中国民间工艺)

王锦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24日   第 10 版)

  贵定稻雕

  云雾山下的布依族、苗族,大多是从江西、福建等长江中下游一带辗转迁徙到贵州省后,逐渐融入当地土著,一同繁衍生息。贵定县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了一半。深厚的稻作文化底蕴是孕育稻雕艺术的适度温床。

  贵定稻雕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记忆,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稻梦空间”。早期主要以乡村农民利用稻草材料编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器具、道具,后期演绎出手工艺建构的稻作农业景观,使农作物“水稻”从秧苗、稻谷、稻壳、大米、稻秸秆都得到想象性生发和生态自然延伸。

  巫文化在贵定苗族、布依族极为盛行。其祭祀活动既承载了族群的许多古老记忆,也是稻雕艺术发端和承续的历时坐标。

  稻雕是民间祭祀活动的衍生品,曾经活跃于重要时间节点和仪典。草人、草马、草船,或代表神灵、或代表亡者、或代表上苍。苗族、布依族同胞通过祭祀活动祈福,以求上苍庇佑,以保丰收年景、天随人愿等。

  用稻草制作物器,其制作有“雕琢”“编织”二义,仿木材石质雕琢工艺而用稻草“雕制”“编扎”而成。其因精工细作而雅称“稻雕”。且稻草工艺是以糯米草心剖开压扁至薄如纸状而后雕成图案。

  来自贵定民间的稻雕属于纯粹的乡土艺术,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格外亲近,适用性强、娱人的成分不断催化。如草鞋、草绳、草帽、草凳、草凉席、草帘子之类,贯穿衣食住行用,化腐朽为神奇。其中,祭祀活动舞草龙,是远古留存下来的记忆遗产。如道士作稻草船除邪祛秽;巫师“打清醮”着草服引神附体以显灵;道教佛教皆用稻草雕制的草蒲团作礼神拜佛的跪垫。农民在田间插的稻草人穿布衣戴斗笠作仿真秀,驱鸟以护农作物;道教巫师用以草人附会人事吉凶;祭祀场合舞草龙,用意求晴防涝,等等。此外,草雕动物、草雕植物、草雕人物等都是根据模子刻制而成。

  稻雕艺术是贵定苗族、布依族群众每年秋后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即兴创作,作品展陈地点灵活随意,既可陈列于比较庄重的祭祀场合,也能够在田间地头甚至村里村外摆放。男女老少都能参与,不拘一格。

  稻雕艺术主要分布和流传于贵定县境内的云雾镇、昌明镇、沿山镇、盘江镇、德新镇、新巴镇等区域。民间艺人代表如金连儒、罗聚珍等已将这门技艺传到第十四代、十五代儿孙手里;布依族手艺人罗仁普巧妙地将稻雕技艺与农民画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在村寨民房墙上刻画乡村表情。

  时至今日,贵定稻雕艺术已从最初的祭祀场合、巫鬼表演人间蒸发,健步迈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人们表情达意、追求幸福快乐的时尚艺术。

康熙为何写三点的“魚”?(汉字故事)
景仰女娲 凝聚精神力量
贵定稻雕:“升级版”稻草人(中国民间工艺)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