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5日,维也纳的英雄广场上,希特勒宣布德奥合并,奥地利民众欢呼“必胜”“致敬”;50年后3月的一天,犹太籍教授约瑟夫·舒斯特在英雄广场旁的公寓内跳楼自杀。
这是托马斯·伯恩哈德剧作《英雄广场》的故事背景。波兰导演陆帕,继去年5月的《伐木》之后,再次将这位作家的作品带到中国。时隔一年,京津戏剧界、知识界也再次将目光投向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但此次的焦点,从导演转向了作家伯恩哈德。
《英雄广场》的剧情就发生在约瑟夫教授下葬的当天,三幕中,他的仆人、家人、同事在聊天中回溯了其一生:二战期间流亡国外,战后返回维也纳,却终因无法忍受身边潜在的反犹主义而自杀。结尾,约瑟夫的妻子也因再次听到民众在广场上对希特勒欢呼的幻觉,昏倒身亡。
该剧作者伯恩哈德(1931-1989)是20世纪重要的德语作家,共创作了18部戏剧,曾获毕希纳文学奖、奥地利国家奖等数十种文学奖项。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尖锐的批判著称。《英雄广场》是其最后一部剧作,1988年11月在维也纳城堡剧院首演前后,也曾引起激烈讨论。
学者周国平说,伯恩哈德在《英雄广场》中愤世嫉俗地攻击了纳粹政治和奥地利人的愚蠢、平庸。“他很极端,一再说维也纳全都是纳粹分子;我想作者并不会真的认为全部是纳粹分子。但他实际上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普遍的愚蠢、平庸就是纳粹的土壤,在他们这些人里,纳粹很容易复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认为,剧中最主要的批判对象不是社会政治,而是第三场揭示出的深重的、不可解的“文化危机”;其中的悖论在于,人们道德上寻求和支持的东西恰恰是造成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
翻译家、戏剧编导李健鸣说,伯恩哈德1988年写的这部戏有一定的预言性和警示性。“20多年过去了,就像剧中约瑟夫的弟弟罗伯特教授所说,精英文化已经被平庸的大众文化所淹没。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要跟伯恩哈德以及陆帕学习的,对人性的关怀、对世界文化的关怀。”
“人类的智慧各不同,但愚蠢却是一样的。”鲁迅题材话剧《大先生》的编剧李静说,《英雄广场》中诅咒和抨击的愚蠢、怯懦、疾病,全世界都可以找到;如果把剧中的犹太人换成自己身边某些被驱逐的弱势群体,各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自问,戏剧和文艺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