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全面创新改革
成都勇担四川首位城市责任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11日   第 05 版)

  图为成都市夜景。
  资料图片

  前不久,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有着40多年历史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一家来自成都的年轻企业被外国友人围得水泄不通。这就是极米科技。极米科技的CEO钟波不仅带去两款专为海外市场研发的产品,还带去整个公司管理层。

  同一时段,中国“千人计划”专家、先导药物创始人李进,也在为刷新“创业史”进行冲刺:他在四川组建了中国首个“药物种子库”,用DNA编码化合物库将10亿“种子库”的存储从“一栋楼”缩小到“几平方米”。

  改写历史,探索经验,示范全国——在中国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中,这看似无关的两个切片,蕴含同样的深意:未来四川的创新改革,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注入不竭动力,继而推动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而成都的发展,对四川的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占据四川省GDP1/3强,成都的每一步对全省尤其是成都平原经济区而言,举足轻重。作为四川的首位城市,成都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展现出自己强大的责任与担当。

  争做勇敢的先行者

  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成都列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成都市是西部唯一入选城市;去年9月,郫县战旗村一宗面积为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竞拍,敲响四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2014年,成都首提“小街区”规制,与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精神不谋而合……

  革新,需要勇气。具有革新勇气的成都,立志要继续走在改革前列,为全省乃至全国先行探路。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成都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与德阳、绵阳一道,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身份,协同创新,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探索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有效举措、探索深化开放创新的有效模式。

  这个与国家的“三年之约”,成都将其作为当前发展的核心主线。

  成都选择把打通“两个通道”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突破点: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积极推动实施“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探索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深化在蓉高校‘三权’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推进实施“研究制定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搭建军工成果交易和军用技术转民用项目发布平台”“研究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等重点改革任务……先行者成都迈上新征程。

  做好四川的压舱石

  2015年,四川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行走在万亿阵营中的成都,成为全省经济的压舱石。

  这块压舱石,如何更加稳固、更加强大?2016年,继续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成都把全年目标确定为GDP增长7%以上。

  经济增长点从何而来?开年的成都“两会”上,已释放出明显信号——2016年,成都将启动高新区扩区工作、经开区工业承载能力提升工作以及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做强产业支撑工作,在这三个区域形成成都工业领域的新格局:“大智造”、“大车都”、“大创造”三大经济增长引擎。

  一年前还在搭建厂房框架的神龙成都工厂现已基本建成,3个月后,工厂将实现线上预批量生产,届时将揭开与欧洲同步开发的高端车型的神秘面纱。同时,神龙项目也被打上“成都速度”的标签,因为类似规模的工厂建设通常需两年半时间。

  与“首位城市”相匹配的是大气势。聚气最强的,首推大项目。一开年,成都不少区市县一把手就加紧谋划自己的“外出计划”,为的是能尽早把质量高的大项目装进“荷包”。这份紧迫感来自成都各地奋勇争先的干劲:每个区市县年内都争取引入“亿元级”项目,“10亿元”都可能是最低标准。

  当好平原的领跑者

  2015年全省GDP排位中,成都以1.08万亿元的成绩高居榜首。但全省的发展,不能只看成都的数据。

  按照四川省委的要求,在充实强大自身的同时,成都还必须担当起另一个重任:带动兄弟市州前进,形成经济发展合力。

  向前奔跑,向后伸手,成都坚持多年,一以贯之。

  成阿工业园、成雅工业园、成资工业区……这些陆续建成的工业园区的共同交集,在于都有成都的身影。而另一个合作园区,成甘工业园也已找到落脚地,将在邛崃开建。“成都对口援建雅安青龙场村和余家村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灾后重建项目已于去年全面完工。两个村成为雅安“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典型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示范亮点。

  山水相连的两市没因援建任务完成而切断情谊。1月28日,双方决定推动对口援建全面转向对口合作,签订了“十三五”期间深化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跳出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的合作之路还可以走得更宽阔。

军民融合 助力“成都创造”
全面创新改革
成都勇担四川首位城市责任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