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了大山,从此就断掉了‘穷根’,家人过上好日子,生活有了新希望。”最近,家住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汉田村下段组的陈南海一家做梦都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他家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搬进了营下村大坪移民安置点,孩子只要步行5分钟就能到学校,家里种上了蔬菜,装上了光伏发电板,夫妻俩在家门口务工每天收入超过100元。去年,于都县共有5.1万贫困户经历了和陈南海一样的巨变,实现了脱贫致富。
于都县,原属赣南中央苏区,因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而闻名遐迩。同时,于都地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3年底,贫困人口还高达18.1万人。
如何摘掉老区群众贫困的帽子?于都县立下愚公志,打响攻坚战,把扶贫攻坚、脱贫摘帽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精准细化“五个一批”工程,在移民搬迁扶贫、油茶产业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农村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干部结对帮扶扶贫等领域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实践,相关经验做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型,为打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的先行区”迈出了坚实步伐。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期末的22.7万人减少至如今的8.5万人。
“梯级安置”——
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于都县银坑镇汉田村下段组是一个偏远的村组,这里土地贫瘠,村民的住房依山而建,多是危旧土坯房,每逢雨季总有大小山体滑坡,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像陈南海一样的村民世代过着穷日子、苦日子。
“原地扶贫,成本高、难度大、不可持续,要想脱贫,必须走易地搬迁之路。”于都县委书记蓝捷一语道出深山区贫困群众彻底脱贫的办法。
怎样搬才能让贫困群众顺利走出大山?于都县立足“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施中心村、中心镇及县城工业园“梯级”安置模式。对符合条件并愿意进县城工业园区安置的,将其安置到县城工业园区,其余移民户分别安置在中心镇或中心村。政府积极引导,力争实现能进城的不留镇,能入镇的不留村,能集中的不散居。政府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问题,从根本上斩断了贫困户的“穷根”。
“房子110平方米,价格1400元每平方米,比市场价省了28万余元;享受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1.5万元,叠加享受深山移民补助1.6万元,易地搬迁政策性贴息贷款10万元……”日前,于都县思源社区移民安置户王书荣向笔者晒出了他们一家搬出深山、进城进园的“幸福账单”。
“思源社区是于都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扶贫安置点,也是江西“进城进园”移民搬迁扶贫的四大精品安置示范区之一。”于都县移民扶贫办主任王九龙介绍,项目总占地面积100亩,建设移民扶贫安置房1193套,安置深山区、库区移民约7000人。这里按现代新型社区标准规划建设,配建了幼儿园、商店、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方便移民就业、就医、就学,让移民群众享受到了与城里人同等甚至更好的生活和就业创业条件。
与此同时,于都县还建设了罗坳镇大桥移民新村,岭背镇滨河移民社区,黄麟乡、小溪乡中心镇集中安置点等一批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既让贫困群众就近安置,留得住乡愁,解决了自身发展的难题,又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今年,该县已启动9个中心镇、中心村移民安置点,以及占地面积193亩,竣工后可安置移民2500户、容纳1万人的思源社区二期项目。
目前,该县已有4400余户共2万余深山农民告别大山喜迁新居,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产业扶贫——
青山绿水建起“绿色银行”
“去年,政府帮我流转了5亩山地种油茶,不仅免费帮我整好地、买苗子,还帮我统一种好,我只要出工出力就行,好日子就要来了。”在罗坳镇鲤鱼村,贫困户谢修发正在为自己的油茶苗施肥。
由于妻子和女儿长期患病,谢修发家里每年只有1000来元收入,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虽然也想改变这种状况,告别贫困,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
谢修发的困难,也是当地很多贫困户普遍面临的困难。为此,当地党委政府实施“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和收益”的“五统一分”油茶产业发展帮扶模式,帮助谢修发这样的贫困群众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5.1万亩,建成梓山、段屋、黄麟、盘古山、银坑等10个万亩油茶示范基地。预计到2020年,这里的油茶面积将达到50万亩,年产值可超过22亿元。油茶产业在山上建起一座“绿色银行”,将带动4万余贫困户“把钱包鼓起来”。
“于都坚持以绿色发展的理念抓扶贫,向青山绿水要金山银山。”于都县县长陈阳山介绍说。
与山上“绿色银行”一起建造的还有村民的屋顶“银行”。“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安装价格为7.6元每瓦,其中政府补贴1元、安装企业捐赠1元,按这个价格算,安装5千瓦的光伏发电板,我们只要投入2.8万元,除了正常用电外,每月可以增收300元至500元。”近日,在于都县贡江镇白口村鹅公塘组,农民周地发向笔者细数着光伏产业扶贫的好处。
于都县光伏发电办主任熊晟介绍,光伏发电是科技扶贫的新模式,目前在于都县已经广泛推广。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共安装完成“一户一站式”户用电站7390户,“农户合作模式”村级联户电站156个,总装机容量41.63兆瓦,已签订安装协议8010户,贫困群众无需日晒雨淋便能坐享“阳光效益”,增加收入。
于都还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对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产业基础相近的贫困乡村进行集中连片规划开发,优先扶持发展油茶、赣南脐橙、茶叶、商品蔬菜、光皮树、大盒柿、杨梅、奶牛等现代农业扶贫主导产业。同时,该县还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全县23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参与景区建设和管理以及开设农家旅馆、农家餐馆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电商+扶贫”——
土疙瘩变身网购香馍馍
“以往农产品销售难,耗时费力,价格还不高。现在好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把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5月4日,于都县罗坳镇大桥移民新村“农村e邮”点,正忙着打包发货的村民葛小兰告诉笔者,她家制作的手工腐竹色泽黄亮、豆味浓郁,但以前苦于信息渠道不通,无法靠这门手艺脱贫致富。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于都县积极探索“电商+扶贫”的脱贫新路子,首先破解了“卖”的难题。当地采取“农民+合作社+电商企业”、“农民+电商企业+虚拟农场”等模式,将于都脐橙、梓山酱油、盘古龙珠茶、禾丰珍珠粉等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昔日土疙瘩变成了网上俏销的香馍馍。目前,于都在天猫商城特色中国馆建立了于都特色馆,与1号店合作建立了“1号店于都馆”,在全县开设淘宝村级服务站85个,农村e邮10个,京东电商15个,发展京东村级推广员207人。
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刘小军同样搭上了电商致富的“快车”。他是潭头村村级淘宝服务站负责人,帮助村民批量团购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家用电器等,让农民享受网购优惠。村民到他的“村淘”网购,能比在市面上购买商品节约25%左右的费用。截至目前,当地农村淘宝、农村e邮、京东等电商已为全县贫困户代购20余万笔,代购总额达3120多万元,帮助村民节省开支近800万元。
为帮助贫困户实现电商创业,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17条措施、《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23条扶持政策和《关于加快全县电子商务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配套政策。同时,邀请知名大学教授、淘宝大学和“一亩田”等电商培训教师,分别对企业主、电商经营者、农家店主等多重主体实施“订单式”培训,提升电商创客创业水平。
“电商+”更点燃了创客们的创业梦想。去年7月,集办公孵化区、物流配送区、培训区、产品展示区、公共功能区等5大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创业聚集园区投入使用。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前3年实行“注册、场地、信息、培训、网络、水电”6个免费政策,并制定了其他电商扶持政策。“零成本、低门槛,免费培训,拎包入驻”的模式,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众争相入驻。
2015年,于都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28亿元,发展个体网店3966家,新增工商注册电子商务企业75家,新增微店2667家,带动1.5万余名贫困群众参与物流配送、企业服务等相关行业。
金融扶贫——
借鸡生蛋、借巢育凤
“感谢政府帮扶,让我建起了‘阳光银行’,可以借‘光’生财”。于都县贡江镇红峰村的贫困户钟汉良告诉笔者,他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劳动能力十分有限,多亏县里帮他办理了“光伏贷”,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不论是移民搬迁,还是产业发展,都涉及到资金问题。资金从哪来?为此,于都县借鸡生蛋、借巢育凤,择优选择扶贫责任心强、金融扶贫经验丰富的农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单位,专门为于都贫困群众“私人订制”了“安居贷”“油茶贷”“光伏贷”“电商贷”等信贷产品。对有劳动能力和有生产经营意愿的扶贫对象实行贷款贴息补助,支持他们移民搬迁、发展产业致富。同时,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移民户提供自主创业项目贷款。
目前,该县已发放“安居贷”20450万元,“光伏贷”5794万元,“产业扶贫贷”11037万元,“油茶贷”7621万元,“财政惠农贷”33396万元,“电商贷”2535万元。
于都还用好用活市级扶贫担保基金,对吸纳贫困群众为用工对象的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减免担保费。据统计,2015年该县兑现帮扶企业资金7208万元,减免企业税收5221万元。
于都还建立了产业扶贫风险补偿机制,设立5000万元的“于都县产业扶贫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接扶贫开发担保政策,按照不低于风险补偿基金的8倍提供扶贫信贷资金,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产业和能够安置大量扶贫对象就业的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
结对帮扶
让“关键少数”接受群众监督
“为建房向亲戚朋友借了9万元,办农家乐又贷了10万元。说实话,压力不小,但现在有县里的干部一对一帮扶,我有信心。”于都县贡江镇红峰村45岁的贫困户钟灶生对笔者说。
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贡江镇红峰村曾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为此,县政府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多方寻策,因地制宜开出了种植高山蔬菜、发展光伏产业、试水乡村旅游的“方子”。现在,村里成立了青翠园蔬菜和协成果业两家合作社,26户贫困户参与到高山蔬菜种植和果业发展中。
为整合精准扶贫力量,于都县构建了全方位帮扶机制,组建起161个驻村扶贫工作组,下派干部5192名,结对帮扶33633户贫困户。
今年2月,该县还专门出台了《于都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将乡(镇)党委书记、结对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干部、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等“关键少数”纳入考核范围。
同时,于都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考核对象的考核,由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考核结果第一时间在乡(镇)、村醒目位置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于都县委书记蓝捷说,“十三五”规划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庄严承诺,于都作为原中央苏区县,再次踏上脱贫奔小康的“新征程”,一定要在2018年底全面实现老区群众的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