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引领“南极圈”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30日   第 09 版)

  除了“雪鹰601”首航和新科考站选址勘测之外,冰芯钻取和陨石收集工作也是第23次南极科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雪龙”号在此次航行中,首次在阿蒙森海近4000米深的洋盆采得深海岩芯,在威德尔海—南极半岛海域取得50个站位的湍流观测数据,在罗斯海维多利亚盆地成功采集到720公里测线的重力、磁力和反射地震等数据……这些成绩让“雪龙”号成为我国极地大洋科考的“宝船”。

  而在温度接近零下50摄氏度的中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房,为探寻可能记录了几十万至上百万年的地球气候变化信息,一群队员也忙了个脚朝天。

  由于南极内陆气候恶劣多变,留给考察队钻探的时间只有1月4日到18日这15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一共9人的深冰芯钻探小组,实施“两班倒”作业。白班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夜班接着工作到凌晨2时。

  钻探小组成员胡正毅到现在仍对那种极端寒冷的体验印象深刻:“拆卸钻具时需要拧小螺丝,带着手套不方便操作,有时我索性摘掉手套,手与金属接触的一刹那,感到的不是冷,是‘烫’——冷到极致竟是一种‘灼烫’的触觉”。

  “如果你觉得太冷,可以到外面零下30多摄氏度的地方暖和一会儿。”面对困难,这些“80后”和“90后”小伙会这样调侃一番。

  谈笑间,他们在数千米厚的冰盖上钻探了351.5米,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至此,中国深冰芯钻探总深度达到654.5米。

  另一队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进行了为期55天的考察。来自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仝来喜,对格罗夫山地区的极端天气印象深刻:“比如地吹雪,风把雪吹起可高达百米,人在其中,伸手几乎不见五指。还有杀人风,那里四五级风是好天气,十二级大风是常事。再有就是白化天,阳光在冰面和低空小雪粒间来回反射,人在里面啥也看不清,很容易产生错觉……”

  然而,这里也是陨石富集区。仝来喜和其他队员此行收集了超过630块陨石,最重的有400克左右。至此,我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他们还观测到了天然地震,首次在该地区梅森峰探知了深度达1500米的冰下盆地地形。

  “随着我国南极考察能力的持续发展,‘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南极圈’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第32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秦为稼表示,这是30多年的极地考察、几代人前赴后继的结果,“中国南极科考人将继续秉持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让中国成为南极科考的引领者。”

中国南极科考进入地空立体时代
唐宗才:用工匠精神铸螺纹
引领“南极圈”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