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外贸企业通关环节手续繁琐。如今,通过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这“三个一”,青岛口岸通关手续大大简化,效率提升。
在青岛海关关检联合查验平台上,海关关员和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正对一批进口火龙果进行查验:
海关查验关员使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对水果进行拍照并上传,验核品名、数量等申报信息,同时检验检疫查验人员对水果品质等进行验核。短短几分钟,关检双方均完成查验,企业收到“查验没有问题”的反馈。
这是近日青岛海关和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召开关检合作“三个一”现场会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关检“一次查验”流程。
在青岛口岸,类似的改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关检合作“三个一”,有效降低通关成本,正成为推动青岛外贸发展的有力引擎。
关检合作,青岛口岸全国率先
“我们每年通过青岛前湾港通关进口各类造纸用木浆等约16万吨,‘三个一’实施后,公司进口废纸通关时间明显缩短,码头费用得以降低,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成本。”青岛海王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岛口岸关检合作的最早受益者之一,谈起这一改变,海王纸业负责人果断“点赞”。
早在2013年6月,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便联合入驻黄岛口岸集中查验区,实现了对部分进口货物的“一次开箱、一次查验和检验检疫”,青岛也由此成为全国最早实现关检联合“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口岸之一。
而“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正是关检合作“三个一”的主要内容。
2014年8月,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将“三个一”全面推行到青岛关区范围内所有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所有通关现场、所有依法报关报检的货物和物品。
2015年,全国统一版“一次申报”系统上线运行。青岛关区范围内企业应用统一版“一次申报”系统报关报检单量就达37.6万票,这一数字居全国海关第3位。
在关检合作“三个一”的基础上,青岛海关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着眼“三互”大通关建设,双方在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领域推行“一站式作业”,在空港、邮路基本建立“一机双屏”或“同机同屏”工作模式,使青岛口岸通关环境不断优化。
据介绍,下一步,双方将继续联合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工作,不断巩固关检合作成果,积极扩大与口岸各单位的合作,推动“三个一”向“三互”拓展升级。双方将共创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青岛市对外开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重便利,开启发展新机遇
与旧模式相比,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大大简化了报关、报检的申报手续。
“这一模式将原来的单独报关、单独报检,改为一次录入、同时报关和报检。将原来的分别开箱、分别查验,改为一次开箱、共同查验,不但节省时间和人力,也节省搬倒、开箱等费用。企业只要轻点鼠标,即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进出口货物通关过程中的实际通关状态,及时办理结关手续。”青岛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张岱介绍说,这一变化实现了申报环节由“繁复”变“简约”、查验流程由“串联”变“并联”、货物核放由“分治”变“共享”三重便利。
在“一次申报”方面,数据互通让报关报检合二为一,进出口商品申报数据项由之前的报检录入96项、报关录入73项共计169项,精简整合为92项,录入工作量可降低47%。
在“一次查验”方面,“三个一”改革实施前,企业接到查验通知后,需分别将集装箱调运至海关查验场地和检验检疫查验场地,海关、检验检疫查验完毕后,企业方可将货物提离码头。改革后,企业仅需调运一次集装箱,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在约定时间内共同查验一次即可。
便利还体现在“一次放行”。查验结束后,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分别把电子放行信息发送给口岸经营单位,公司可通过信息系统自行查询货物通关状态,企业最快当天就可以办理提货。
得益于关检合作、通关便利,青岛口岸迎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作为山东省内、我国北方首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于2015年正式建成启用,自“三个一”模式运行以来,交易中心进口水果检验检疫、通关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实现了进口新鲜货物“零待时”。目前,该中心进口新鲜水果货运量超1万吨,交易辐射胶东半岛、华北、京津等地。
作为青岛口岸一大优势的整车进口业务也得以快速发展。
在关检合作“三个一”的基础上,青岛海关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理布局青岛口岸进口整车港口海关堆场和检测场地位置,优化车辆流转通道设置,使进口整车的口岸通关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近一半。“许多进口商都是看好我们的口岸通关环境和港口便利条件,才来青岛开展整车进口业务。”青岛前湾港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整车部副经理郭刚表示,2015年,青岛口岸整车进口15648辆,居全国新开整车进口口岸首位。
五大整合,深化口岸示范点建设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山东省最大的进出口货物监管业务现场,前湾港北港关检联合查验场地上,每天都有上百个进出口集装箱接受口岸监管部门查验。这个场地曾是青岛海关的人工查验平台,现已改造为关检共同查验平台,实现了整合共享。
这一整合,正是青岛海关和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黄岛口岸开展的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试验”之一。
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李宁常在联合查验平台代理货物查验手续,对关检整合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两家查验都在这里进行,对我们报关人员来说可以少跑腿、多接单,客户也省了费用。”李宁说,“以前需双方查验的货物,集装箱要先拖到海关查验区,再拖到检验检疫查验区,一道‘栅栏’的距离,却得办两遍手续。如今,这道‘栅栏’没了,企业真正便利了。”
为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实现企业通关便利最大化,关检双方还下大力气拆除了诸多无形的“栅栏”,最大限度破除部门间藩篱:
关检查验指令对碰是实现“三个一”业务改革的关键。为此,双方共同开发“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信息平台。该平台与海关通关作业系统、检验检疫作业系统、港务局操作系统互联,实现“关、检、港”三方作业信息互换和共享。企业申报后,海关、检验检疫发出查验指令到平台,撮合对碰成功的指令,由港务部门直接调箱进入查验平台,关检在约定时间内,“一次到场、一次吊箱、一次开箱、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企业凭关检放行信息办理提货手续。
据青岛港初步统计,按关检合作“三个一”后每个集装箱减少一次拖车、一次掏箱、两次装卸估算,外贸进出口企业单箱查验综合成本可降低400元以上。同时,关检合作使查验集装箱的在场时间缩短了近50%,原先存放查验集装箱的堆场需两天周转一次,现在可一天周转一次,堆场使用率提高1倍。
持续发力,青岛成“出海大通道”
改革效果如何,数据是最好的“证人”。
青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青岛海关共接受统一版“一次申报”系统申报59.4万票,“一次查验”395票,“一次查验率”100%;“一次放行”3810票。“三个一”覆盖面不断扩大。
来自青岛港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改革效果:今年一季度,青岛港的出口重箱同比增长超过10%,在河南、陕西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主要省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关检合作‘三个一’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大幅提速了通关效率,为企业搭建了通往青岛港的‘通关高速路’,使青岛港的‘出海大通道’成为山东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广大企业通向世界各国的‘黄金通道’。”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成新农表示,关检合作“三个一”带来的通关便利化,已成为青岛港应对经济新常态、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为港口拓展内陆腹地,应对行业竞争打造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让青岛口岸通关更便利,青岛关检部门正在持续发力:
2014年12月,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落地青岛,有效统筹海陆空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目前中心已成功开通“中亚”班列、“中韩快线”等国际班列,将原本需要45天的海运时间缩短为15天,企业可实现在铁路中心站的就地查验、就地通关,通过欧亚大陆桥直通欧洲的阿姆斯特丹。
2015年5月,青岛海关牵头丝绸之路经济带“9+1”模式,在沿线9省10个海关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随后,山东检验检疫局牵头丝绸之路经济带“10+1”模式同步运行。改革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公布而落地,铺设了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打通了东联日韩、西至欧洲、南接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同步实施的一体化改革,使青岛口岸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沿黄北方区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以通关便利改革打造口岸新优势,青岛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正日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青岛海关将继续积极参与全国通关一体化和“双随机”等重大改革,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使海关成为大通关中最便捷、最和谐的链条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