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对陈桑感叹说,你的人生很传奇。他其实不大喜欢这个词,说我又不是黑道,什么传奇?陈桑选择了这条路,考虑到冷战后两岸的历史处境,这条路就是要提着脑袋走的。”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台湾社会运动家陈明忠回忆录《无悔》(简体版)新书发布会上,责任编辑李娜说。
在回忆录的封面上,这位知名“统左派”(统派加左派)领袖蹙眉沉思的头像旁立着两句话,“‘二二八’事件当事人”、“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穿越历史风云,活动现场被众人尊称为“陈桑”(日语发音)的耄耋老人陈明忠,在回忆过往时依旧饱含激情。
“改变我一生的事发生在高雄中学,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在受日本同学歧视欺凌、被骂作“清国奴”后,陈明忠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从此走上反抗之路。
日据时代出生的陈明忠除了反对殖民统治,还将受压迫的经验推己及人。作为地主的儿子,陈明忠有感于家中佃农的卑微处境,产生了阶级意识,并最终“背叛自己的阶级”,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由于国民党接收台湾时的劣政及“二二八”事件,许多台湾青年抛弃国民党的“白色祖国”,走向共产党的“红色祖国”。陈明忠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日据时代反日,光复后反国民党,这样的年轻人都是时代的先觉者。那时,怀抱理想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爆发,陈明忠加入“二七部队”,后担任敢死队队长,在枪林弹雨中完成自己的成人礼,并随即加入共产党在台湾的地下组织。1950年白色恐怖期间,陈明忠被捕。十年后出狱,他凭借优异的化学知识,在制药厂工作并升任厂长。1976年再度被捕,原被判处死刑,后经多方营救得以减刑,并在入狱11年后保外就医。
二度入狱时,陈明忠受尽折磨。负责审问的人事后告诉他,一般人都扛不住第二轮刑讯,不管让说什么都会认。第三、第四轮刑讯只在陈明忠身上用过,而他是“警总有史以来头一个”四轮之后还不认罪的人。陈明忠在书中说,他在百般受虐中体会到,只要精神没有崩溃,肉体上的痛苦是可以忍得住的。
在上台发言时,陈明忠蹒跚的步履不只诉说着岁月,还透露他遭受酷刑的讯息。虽膝盖被酷刑所毁,他的步迈依然坚定。演讲过程中,轮椅上的陈明忠还特意展示预先准备的材料——一本杂志的封面和内页,另有印制好的一叠文档。“除了高喊‘共产党万岁’,他们还在笑。”陈明忠指着材料中的照片,介绍革命同仁就义时的情景。“他们相信最后的胜利,为了理想心甘情愿,所以在死时会笑。”
狱中的难友们在那时,便会为临刑的同志唱起《安息歌》,陈明忠一边介绍,一边情不自禁地哼唱。现场嘉宾也随之齐声轻唱,共同陷入对历史的追怀。“我沿着他们鲜血照亮的路走,始终没有离开。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我坐了21年的牢,可是我没有后悔。”陈明忠说。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回望一世,陈明忠认为,牵头组织“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为统派活动提供基础,促成连战大陆“破冰之旅”、推动两岸和解,都或可告慰平生。
“我的回忆有意义吗?”在为成书而作的访谈中,陈明忠多次询问。在李娜看来,陈明忠的一生,无论作为台湾百年离乱的见证,还是红色理想在战后东亚的一种艰困实践,答案都不言自明。“他的回忆,不是80岁老人的悠然抒怀,而是对现实斗争的坦然面对。”李娜如此总结。
发布会结束后,陈明忠在受访时说,“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希望两岸民众都能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推动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