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虽然全球经济持续下滑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八项规定”之后,由公款消费支撑而红火的高端餐饮、高尔夫、K歌等娱乐消费也大受影响,但传统的电影院生意近年来一路飙升,至去年更呈井喷式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放映影片达358部,几乎每天上映一部新片;票房突破440亿元,过亿元的影片高达86部,超10亿元票房的电影竟达9部。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北美。更牛的是,在票房前10位中,国产片占据6席。《捉妖记》甚至超过引进大片《速度与激情》,以24亿多元夺票房之冠,彰显出国产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年观影人次超过12亿,同比上涨超过50%。要知道,如此奇高的增长是在连续5年增长之后的高位喷涌。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非凡表现,似乎是在向世界电影史120周年表达崇高致意。对于“50后”至“80后”之间的中国人来说,看电影曾经是娱乐生活中的“大菜”。在电影并不丰盛而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一部《永不消失的电波》引发的震荡,绝不亚于前几年使孙红雷一举成名的电视连续剧《潜伏》,而一部《柳堡的故事》更成为谈恋爱的年轻人想方设法要看的经典。至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片子更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重温的影片。
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机的普及,原本就不丰盛的电影日渐式微。长篇电视连续剧和各类综艺节目长达20余年独霸民众的娱乐时间。里程碑式的转折源自2010年放映的好莱坞大片3D电影《阿凡达》。这部视听效果焕然一新的超绝大片,将观影人群的年龄跨度一下子拓宽到上至八十老公老妪下至五六岁的娃娃。人们惊喜地发现,此电影非彼电影。自此以后,各种新奇特电影层出不穷,撩拨得人实在经不住电影的诱惑,各种年龄段的观众此起彼伏地前往电影院,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我以为,吸引人们重返电影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科技时代的电影能产生在家中看电视所根本不能替代的震撼效果。本人因喜欢《变形金刚》,曾分别在正规影院和单位礼堂观看同一部影片,却发现在单位礼堂的观影效果大打折扣,遂意识到,人们之所以要进影院观赏,并不仅仅为了解故事情节,还要感受视听效果产生的强烈代入感。3D+IMAX巨幕以高科技手段刷新了人们对电影的观感,令人欲罢不能。
二是观影模式的转型升级对振兴电影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将单体电影院升级为影城,设置多个小放映厅,可同时循环放映不同影片,满足了不同口味人群观影的个性化需要,与动辙数百上千元一张的音乐会演出票相比,几十元一张的电影票实属大众型低消费,从而吸引了更多人观影。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影院银幕数量以平均每天增加22块的超速度呈井喷式增长,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电影制作与运营管理政策的改革。一大批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引进,不仅弥补了电影市场启动初期国产影片数量和质量均难满足需求的空缺,也令国内同行脑洞大开,不断提升拍摄国产片的质量,才有了当今国内电影市场国产片票房反而小胜的格局。
四是由于资本的力量,火爆的电影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了电影业,尤其是民营资本的进入,日益推高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水平,使得看电影这么一个老掉牙的活动充满了时尚度。国内电影业的龙头老大万达院线的上市,更是开启了放映终端对接资本市场的序幕,万达为收购一家影城,单笔就砸进去10亿元,其去年的票房也占到了全国票房的1/7。
谁能想到,拉动消费,电影业居然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