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回馈社会
“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开发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还对人的审美、社交等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益处。”2011年,肖毅从比利时归国后,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担任大提琴老师。他微笑着说:“学习音乐的过程可以修行修心修性,在音乐中教会孩子们学会爱与回馈社会。”
“我们最近要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和孤儿院进行慰问演出。学生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学习专业课和文化知识。”他表示,这次慰问演出会带去一些颇具古风的曲子,把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
“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且对社会有担当。”肖毅表示,自己在国外的时候见到了很多慈善演出,深受感触。“感恩与奉献的精神应该保持和发扬,希望学生能够传承下去。” 肖毅认真地说,不论身处何处,从事什么样的事业,都应该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些教育应该贯穿各个教育阶段。
艺术类海归经过系统学习后,综合能力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相比国内的同龄人来说,更具有国际视野。肖毅时常把自己留学的见闻与学生分享,他认为自己在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打开思路与眼界
当然,艺术家不仅可以从事艺术行业,还可以选择在其他领域自主创业。肖纪波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完博士之后,他远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在此期间,他做过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还创办过电脑艺术设计学校。
在俄罗斯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他深感思想与眼界一下子被打开了,“我们要把艺术做得更国际化,让思维更加开阔。”肖纪波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扬。“有时会去国外办画展,通过向外国人展现我们的作品,弘扬中国的艺术,把中国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对中国设计有信心
艺术无极限,无论是什么方向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还有一些海归因为喜好的艺术专业而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我从小有当兵的志向,所以大学选择了军工专业中的导弹设计,去国外深造也是和工业有关的专业。回国之后因为兴趣的缘故,选择进入了服装行业”。 郭鸣丽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没有选择工业领域从业,反而踏入了服装领域。她对在服装公司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独立设计师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也越来越注重国内独立设计师品牌,这是大趋势。”
郭鸣丽看到了这些现象,于是创办了北京米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主打T座平台。目前已经进入运营阶段。“我希望用‘社区+商城+众筹’的模式,帮助设计师解决资金、库存和营销的难题。通过这个平台,设计师也能与消费者互动,得到第一手市场反馈,同时消费者也可以了解到服装制作背后的故事、设计师所付出的努力,了解设计师赋予一件服装的灵魂和意义,这些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郭鸣丽在北京海归俱乐部举办的路演会上与嘉宾们分享着她的想法。
“时尚是关于文化的产业,我们的设计灵感完全可以来源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物质水平提高,也该有自己的时尚品牌了。近年来,不断地有中国独立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相信以后会有更多。” 郭鸣丽对中国的服装产业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