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

从“开步走”到“快步走”(聚焦京城)

本报记者 赵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29日   第 05 版)

  津保铁路助力京津冀一体化。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提速,图为首钢京唐二期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俊义摄

  京津冀启动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图为工作人员在北京市大兴区供暖管理中心观音寺供热厂进行执法检查。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三地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京津冀一体化”分论坛上,京津冀如何“齐步走”引发与会嘉宾热议。空气污染治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移合作,这三大领域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词。

  

  ❶ 找准大气治理突破口

  近年来,空气污染治理成为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京津冀三地加快生态合作,此次在博鳌论坛上都晒出了“成绩单”:北京去年有蓝天白云的天数是185天,煤炭消耗量从2014年的2300万吨压缩到去年的1300万吨,两年关闭了1100家工业企业。天津去年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45天,PM2.5的平均浓度降低15.7%。河北省去年PM2.5指数比2013年下降了28.7%,空气优良平均天数190天,比2013年增加了61天,重污染天数36天,比2013年减少了44天。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每年供暖开始和供暖结束前后几天,都是雾霾发生的“危险期”,每到这些时候就会提早做好准备。“数据显示北京的空气质量逐渐向好的方向变化,但是仍未达到老百姓的期望值。”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强调,京津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协同起来才能共同把霾治好。“河北绝不放松努力,要一直治下去。京津冀同心协力,共同向霾宣战,一定把它治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三地共同治霾的力度一定要加大,找准突破口。散烧煤是造成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河北省就将压减散烧煤作为下一步的重点。但是,治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今后仍需不断进行宣传,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

  ❷ 共建“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一体化中,交通先行。三地交通互联互通过程中,将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轨道上的京津冀”值得期待。

  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介绍说,去年天津高铁“两通两建”,天津至河北保定的时间缩短至40分钟。同时,从东北来的列车可通过天津和河北相连,天津成为了京津冀的铁路枢纽站。今后,天津至河北可以实现两小时基本覆盖,三地之间的经济往来将更加密切。

  针对“轨道上的京津冀”,李士祥说,京津冀三地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去年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到2020年,整个京津冀轨道的交通里程将达到1333公里。

  张军扩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世界级城市群,还要打造首都经济圈,这些都需要解决好交通问题。我们设想,将来在京津冀城市之间100公里范围内,基本上就靠市郊铁路加上城际铁路,超过100公里就靠城际铁路再加上干线铁路。“轨道上的京津冀”将改变很多人的出行习惯和方式。

  ❸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京津冀一体化的大前提是协同发展,协同发展就是共赢,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就北京而言,主要是做疏解。”李士祥表示,北京在一定意义上是产业过剩,所以疏解首先是疏解产业,疏解与这座城市的战略定位、这座城市的功能没有必然关联或者叫联系不紧密的产业。

  李士祥表示,从2014年2月至今,北京已经向河北、天津分别输出了产业,河北是6300个项目,天津是836个项目。同时北京也向外输出了技术合同3600个,相当于1200亿元。

  张军扩认为,从整体定位来说,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在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方面不仅服务于京津冀,而且服务全国;天津在打造先进研发制造基地、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还要在制造业的研发和产业创新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河北要扩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对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但传统产业我们不可能抛弃,需要提升,迈向中高端。”张杰辉说,河北将利用北京和天津的科技资源,来提升产业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未来河北无论发展新的产业,还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将建立在创新驱动上。

从“开步走”到“快步走”(聚焦京城)
北京文化的“老干新枝”(名家话北京)
长安街将作“精装修”
北京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