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26日 星期六

仲春二月 好光景的起点(话说农历月·二月·民俗)

郁 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26日   第 10 版)

  匆匆地忙过正月,到了仲春,日子便从容些了,春昼初长。

  农历二月,搭伴着大地吐绿天气乍暖,有很多明媚的别名,如“二月红杏闹枝头”的杏月。又如《尔雅·释天》中所说“二月为如”。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因而,二月又称如月。

  这些雅致、轻快的名字,既包裹着惊蛰后的躁动,也看得见人们满怀的希冀与踌躇。二月里,春风忙起来了,春耕犁开第一垄田,春游去南郊还是北郊?春节里许下的心愿,这时便是起点了。

     

  春耕·眺望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让仲春伊始便气势昂扬。

  农历二月二又称春龙节。惊蛰前后,万物复苏,冬眠的神龙被隆隆的春雷唤醒,便抬头而起,排云布雨。在农耕文明的传统中,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时节,龙抬头,降甘露,寄予了先民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实际上,“龙抬头”在天文学上也有据可考。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二前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龙身仍隐而不现,因而被形象地称为“龙抬头”。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二月二,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强烈的仪式感。皇帝要率百官出宫耕田。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躬身松土,扶犁耕田。老百姓则要到江河水畔祭祀。《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二月二的隆重庆祝,像一记警钟,提醒人们赶快投入春耕,可别误了农时,不然,“大仓满,小仓流”可就是黄粱一梦喽。

  映照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二月二充满了乐趣。明代就有“引龙回”的绝招,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这一天,妇女不能做针线活,恐伤龙目。民谚还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每逢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店大多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民间流传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因此在古代,儿童会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至今,各地仍保留着五花八门的“二月二特殊食谱”。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晋北地区人们喜食面条、粉条,名为挑龙尾,并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败火、打脏气。吕梁地区喜食煎饼,称为揭龙皮。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雅兴·春到花朝碧染丛

  晋代诗人陶潜曾在《拟古》中抒怀:“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可见,雷和雨是农历二月的仪仗队,一鸣放起来,春天便来拉开了序幕。仲春二月,山花烂漫,便迎来了春意盎然的花朝节。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此时,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能想到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日”,可见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而民间,又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于是花朝节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在这一天拜花神,也是祈祷子孙繁衍,人丁兴旺。

  有趣的是,尽管十分重要,但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花朝节的节期并不一致。中原和西南地区以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则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定在二月十二或十八。其中的迥异,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晚有关。而定在二月十五的花朝,则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并列为三个重要的“月半”佳节。其中,“花朝”与八月十五的“月夕”相映照,也是中国人的风雅,是最诗意的中国传统的体现。

  “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旧时,花朝节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斗花会”“扑蝶会”等热闹活动。到了夜间,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欢声笑语,持续不断。

  在宋代以前,花朝节过得很风雅,三五好友携伴出游,把酒吟诗,因而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自北宋开始,花朝节增加了种花、栽树、采摘野菜、祭神等活动,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祭奠·清明寒食谁家哭

  春分后15天,便是清明。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于是,清明节获得了农历和阳历节日的双重身份。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由于时节上离得很近,往往寒食节和清明节相提并论。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祖先崇拜,是中国人家国秩序的精神源泉,重要的仪式、典礼中,都少不了祖先的“在场”。一年中,除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要把已经去世的祖先“请”回家中过节外,清明上坟是最重要的举家祭奠祖先的时刻。为墓除草添土,以纸钱置坟头,痛快地哭上一回,无不在向祖先表达“思时之敬”。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荡秋千、蹴鞠、植树等风俗,流传至今。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至今,南方清明节时还有吃青团的风俗。

  对传统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抉择,也干预着未来的取向。在当下关照传统民俗,好比守望在一条河流的两端,俯仰、盘桓之间,依稀可见先民先贤的心灵轨迹。这轨迹,让我们的当下,更诗意地栖居。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百度)

仲春二月 好光景的起点(话说农历月·二月·民俗)
二月春风已浩荡
仲春二月 春龙社日(话说农历月·二月·物候)
二月二日(话说农历月·二月·诗意)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