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是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向往乡土生活,如作家汪曾祺所写:“我每天醒在鸟声里。”一方面又拒绝乡土生活,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矛盾的原因是,我们既想舍不得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又向往古朴、诗意的生活方式,而二者兼备的地方,很难找寻。
当然,这种矛盾今后很可能会得到缓解。答案也许就在特色小镇中。特色小镇,说完整点应该叫做“特色产业小镇”。“特色产业”是经济基础,但是只有产业,就退化成了传统园区;“小镇”是灵魂所在,是承载乡土气息、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笔者认为,特色小镇本质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有人文情怀的产业模式。
特色小镇之所以突然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近期得到了中央层面的肯定与推广。其实,很多特色小镇早已存在并为人们所熟知,比如浙江乌镇。在这个被选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镇子里,青石板巷、小桥流水与无线网络、创客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有船工与创客共进午餐的画面,有山区老人与医生网上即时对话的场景。
特色小镇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这样发展思路,是全球共有的。比如,苹果、英特尔公司的所在地——美国硅谷;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地——瑞士小镇达沃斯。这些市镇将产业、人文、自然等要素融为一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镇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在浙江刚刚兴起时,其实应该叫做“特色新兴产业小镇”。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而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智力有良好的激励与修复作用。因此,特色小镇最初其实是为服务新兴产业而诞生的,对劳动者而言,是城镇主动进行的一次供给侧改革。
当然,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宜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可以构建特色小镇。但是,笔者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特色小镇,都不应忘记初衷——为居住者提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