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华人归国

上演精彩创业故事

焦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19日   第 07 版)

  图片来源:现代物流报

  近年来,面对“中国机遇”,归国创业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一个潮流。一些在国外“镀金”之后回国的华侨华人,凭借在海外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正在多个领域玩转创业的新花样。海外华人回国创业的故事,是一幕未落一幕又起,让国内观众看花了眼。

  华人回国当农民?提起农民,多数人都会想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眼下正有许多华人回国做起了农民,海外生活的背景与农民身份的碰撞正颠覆着许多人对传统农民和农业的认识。

  “洋博士”罗炜豪回国以后,就在湖南长沙打造了一家千亩蔬菜基地,做起了职业农民。这位青年华人做起农民独有过人之处。他回国后首先瞄准了健康农产品市场,从农产品的种植到公司的管理,再到农产品的最终销售,这位现代化农民都游刃有余。如今,罗炜豪已经将他们公司的健康农产品销往了千家万户。罗炜豪称,目前公司已经着手布局云商平台,拥抱“互联网+”,努力创新健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位“海归”农民的故事让人们看到原来农民也可以是“脸朝屏幕背靠科技”的高级人才。

  华人回国创业不仅颠覆已有的行为和认知,也在优化着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拿人们的出行来说,曾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学习了数十年的邱志军就将他潜心研究的车联网技术带回了家乡。“当车联入网络后,我们获取数据,判断哪里交通拥堵,并把信息传送给道路的所有使用者。交通管理者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作出预判,提前疏散车流,缓解交通压力。这是目前所使用的行车导航无法做到的。”由此,他创建了一个信息科技公司。目前公司正与相关交通部门商讨,欲将城市的普通公交车辆、新能源公交车辆以及校园通勤车辆联网,他的这一治堵之术将为现有智慧城市建设出一份力。

  此外,在美国工作了20多年、5年前回国创业的梁坚,也将一款帮助停车的智能诱导管理系统带到了国内公众面前。他的团队开发的这款系统会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来抓取泊位数据,将更加充分利用已有的停车资源,为公共场所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以海外华侨华人为代表的海归创客群体引入先进的创业理念,也正引领中国社会生活未来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海外华人王孟秋放弃了多家美国名企的工作以及推特的股权激励,回国创立了一家从事计算机视觉艺术的科技公司。他的公司“做的是人与机器的自由交互,极大地释放生产力”,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看”,并能根据所看到的场景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根据王孟秋的判断,“下一个10年是真正智能的时代”,这为人们预示了未来生活的前景。

  华侨华人归国创业的大幕已经拉开。海外华人群策群力,正用新思想和新技术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力量。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刷新”人们认识的创业故事精彩上演。

在美华人以理性呼唤公正(侨界关注)
十三朵“金花”映照全域
“中华文化大乐园”曼谷开营(华人剪影)
上演精彩创业故事
侨情乡讯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