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11日 星期五

青年(词说两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11日   第 10 版)

  上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青年是我们的未来。”这个道理,到今天仍然适用。这次两会,青年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想知道两会中“青年”这个词到底有多热,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记者媒体的提问中,我们就能窥见一斑。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回答了中国如何稳增长、促发展的问题,其中明确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核心,它的实现主要靠青年。青年人对新科技、新商业模式有天然的亲近感,接触得多、学习得快、运用得活。中国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一支优秀的青年人才队伍。因此,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在高校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对青年寄予厚望。

  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青年的创新创业解疑难、出点子。比如针对青年创业得不到有效扶持的问题,有委员建议除了提供办公楼、厂房等“看得见的硬孵化”外,还要提供管理外包、专业服务、营销推广、链接社会资源等“看不见的软孵化”。针对青年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有代表建议设立青年创业引导担保基金,加大对青年创业担保、风险补偿的支持,在贷款利率、年限、担保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几乎记者参加的每场代表委员的讨论会上,包括港澳台代表团,都会讨论到青年创业、青年交流的相关问题。

  媒体同样对青年“情有独钟”。青年的教育,青年就业创业,青年的生活,比如婚姻、住房、生育、赡养老人等问题,农村青年的出路,香港与内地青年的交流,台海两岸青年的交往……这些都是在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中,被中外记者多次问及的问题。

  更让人高兴的是,在被问到关于青年的问题时,代表委员几乎无一例外,不闪躲、不回避,认真给出回答。只有整个社会都关注青年、关心青年,让他们有更大更好的发挥才能空间,明天才会更好,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报记者 汪灵犀)

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两会聚焦)
青年(词说两会)
指尖上的表达
开放与坦诚(记者手记)
加速“健康中国”建设(我有话说)
加强设计创新 服务“双创”企业(我有话说)
责编:聂传清 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