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是西部地区、欠发达省区, 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尤其是“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涵盖宁夏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海原、红寺堡9个县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历经“三西”农业建设(1983—1993年)、“双百”扶贫攻坚(1994—2000年)、千村扶贫整村推进(2001—2010年)、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2011年—2015年)四个阶段的扶贫开发,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290多万,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造血式”扶贫,逐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十二五”时期,宁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14.5%,扶贫开发实现了从单点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历史性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标:大力实施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工程,使贫困群众走出深山、拔掉穷根。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和生态移民,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4万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思路,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通过开发土地集中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劳务移民就业安置,将贫困群众搬迁落户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从根本解决了这部分移民群众的脱贫问题。2015年全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4元,高于迁出前1500元;通过“封、造、育、管”等多项举措,加快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建设,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182万亩,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双赢”。同时,从2011年开始,针对基础条件较好的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持项目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工程,对 50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行个性化扶持。目前300个重点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销号,实现了就地脱贫致富。
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宁夏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饮水方面,贫困地区十年九早,老百姓喝的是窖水、苦咸水。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实施了一大批饮水工程,解决了43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从2012年开始,宁夏先后争取资金近40亿元,实施了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及配套连通工程,巳解决41.5万人的安全用水问题,这项工程2016年全面建成后,110万群众将喝上干净、安全、放心水。在交通方面,实施道路通达工程,西海固地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95.4%行政村通了公路,客车通达率98.3%,建成固原机场,贫困地区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在住房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造危窑危房26.2万户,100多万贫困群众受益,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基本都住上了砖瓦房, 人均住房面积由8.2平米增加到18.1平米。在教育方面, 坚持扶贫先扶智,实施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推行学校营养早餐和午餐试点,建立自治区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西海固地区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西海固地区学生大专以上录取率由1982年的不到1%提高到2015年的19%;在银川建成了六盘山髙级中学和育才中学,面向西海固地区招生,累计有4万多贫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走出大山,使贫困地区新一代农民子弟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困境。在医疗卫生方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目标:积极培育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宁夏把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出路,以产业带扶贫、扩就业、促增收, 因地制宜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群众收入中的80%以上都来自产业。
培育壮大传统种养业,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西吉县的马铃薯、泾源县的黄牛、隆德县的中药材、彭阳县的林果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固原市的冷凉蔬菜直接销往香港,既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每年劳务就业稳定在60万人次、总收入70亿元,劳务收入占贫困群众总收入的40%以上, 成为贫困群众的“铁杆庄稼”。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利用宁夏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利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品质优势,发展葡萄酒产业;利用六盘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以旅游开发促扶贫开发;利用宁夏电力、土地、人力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引进了山东如意、恒丰等现代纺织产业,吸纳贫困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增收致富。
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凝聚推进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这些年,宁夏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径、新办法,努力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深入推进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闽宁两省区建立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市县乡村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工作机制。20年来,福建省无偿援助宁夏12.2亿元资金;有1400多名干部、教师、医疗人员到宁帮助工作,4万多闽商、4000多家企业在宁投资发展,总投资达800亿元,解决就业3万多人,创造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闽宁模式”, 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针对贫困地区普遍缺资金的问题,推行以互助资金、“千村信贷”为主要内容的“金扶工程”,贫困群众扶贫小额农户贷款2015年达到104亿元。革命老区盐池县的惠民小额贷款公司,采取无抵押联保贷款,每个贫困户可获得5-10万元信贷资金,还款率达到100%,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缺资金、贷款难问题,经验在全国推广。认真做好央企定点扶贫。利用央企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推进扶贫开发,中央单位帮扶9个重点贫困县区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为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华润集团推行“基础母牛银行”,贫困户户均赊销2—3头基础母牛,每头提供3年无息借款,期满后公牛犊以髙于市场价格回购,保证了农民稳定增收、企业也有经营利润,这一做法已在全区推广。扎实开展干部结对扶贫。建立区市县领导干部承包联系机制,9个贫困县分别由1名自治区党委常委联系、每个贫困乡由1名市(厅) 级干部联系、每个贫困村由1名县(处)级干部联系,区、市、县三级89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结成对子, 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不脱贫不脱钩。加强对贫困群众思想引导。大力弘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意识,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2016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出台《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的意见》,对全区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与5个市、9个贫困县区党政“一把手”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提出,提前两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具体目标是: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的要求,到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5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达到1万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三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冬季取暖和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
围绕上述目标,宁夏将重点实施好“5个一批”。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具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发展生产脱贫的30万左右贫困人口,重点是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地质灾害、生态脆弱地区及居住过于分散、就地脱贫难度大的建档立卡8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依托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将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解决1万人脱贫问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普惠+特惠的教育惠民政策力度,促进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公平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4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15 万贫困人口,推动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等途径解决基本生计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同时,还制定实施金融脱贫行动计划、能力提升脱贫行动计划、交通脱贫行动计划、水利和气象脱贫行动计划、危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脱贫行动计划、医疗保障和卫生脱贫行动计划、人才和科技脱贫行动计划、旅游脱贫行动计划、“互联网+”脱贫行动计划、文化脱贫行动计划、光伏和电力脱贫行动计划、“三留守”和贫困残疾人关爱行动计划、社会帮扶脱贫行动计划等十三项脱贫行动计划,破解制约区域贫困的瓶颈,以此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