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邓尉探梅

王 欣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23日   第 08 版)

  绿萼梅

  梅林胜景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自古以来梅花受世人追捧,因为它象征着高雅与忠贞。记得年少时,曾见过老家堂屋挂的梅花风景画,后来也曾学唱过邓丽君的名曲《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 铃儿响叮当……”寻得一周末,去了江苏苏州市光福镇邓尉村的“香雪海”,总算得以饱览芳华。梅花正凌寒绽放,放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漫野,一株株一朵朵,舒展着冷艳的姿色,倾吐着清雅的幽香,徜徉其中,怡情醉心。

  明朝进士姚希孟在《梅花杂咏》中写道:“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若言其衍亘五六十里,窈无穷际。”清朝诗人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可见“邓尉探梅”早在明清时期已举世闻名。

  “香雪海”,一个充满诗情雅意的名字,它由清朝江苏巡抚宋荦所题。康熙三十五年,他到邓尉山游览赏梅,但见漫山遍野梅花竞妍,若残雪压枝,香气盈盈,一眼望去,浩然花海,蔚为壮观,于是触景生情,即兴题名。“香雪海”生动概括了梅花的神韵、香气、色彩和广植范围,可谓千古绝名。乾隆皇帝亦闻其名,心神恋念,6次南巡竟然每次都到“香雪海”寻梅观梅。

  初暖乍寒的上午,我置身“香雪海”,放眼远眺,千倾梅林,繁花茫茫。踏着蜿蜒曲折的石阶上山,远处,诸峰连绵,重岭迭翠,黛瓦青山依稀若现,近处,胸前背后、左边右边,是数不清的梅树,有美人梅、绿萼梅、龙游梅、寿桃梅、墨梅、腊梅、雪梅……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梅花有纯白色的、粉红色的、金黄色的、大红色的,还有白中带着浅绿色的……它们色泽艳润,或冷艳如霜,或雍容华贵,或妩媚多情。一树树梅花,如燃放的烟花,一簇簇一团团,形态迥异,美不胜收。

  静下心来观赏梅树,有的枝干瘦骨嶙峋,花朵疏密散聚,呈饱经沧桑之美;有的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相宜,呈线条韵律之感;还有的躯干苍劲昂扬,粉花绕身拥簇,呈青春阳刚之气,慨叹之时,又可尽情领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美妙。近观枝头,那些含苞待放的骨朵,都已鼓胀起滚圆的肚皮,似乎有些急不可耐了;而那些盛开的花朵上,每一瓣每一蕊,细致而娇嫩,尽管冷风袭人,但她们仍以少女般柔润的笑靥,绽放着美丽与纯真。

  一路走来,梅香浮动,那是一种静雅的冷香,又是一种凝望之香,一种绕梦之香,一种生命之香,它渗入心魂,涤荡着敏感的神经末梢,却在不经意间,又倏地没了踪影,徒留心底的是难以名状的起起落落。

  古往今来,赏梅是一种雅趣。一路上,古时文人骚客留下的“琼枝疏影”、“幽姿冷妍”等摩崖石刻与梅花交融辉映,平添了梅林的文雅之气,而我赋诗的欲望竟渐渐发酵了,孰料,在这片如同仙境的梅林,我遣词造句的能力竟笨拙了起来……与梅为友,与梅结缘,就这样雅适地欣赏着、体会着、感悟着,绕林缓步,难舍难离。清代诗人袁枚说:“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此言不虚。

游广州,必登广州塔(擦亮旅游地标① 广州塔)
擦亮旅游地标(旅游漫笔)
邓尉探梅
仰望卡若拉冰川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