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让文物“活”起来(展馆新气象)

本报记者 李亚楠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23日   第 08 版)

  观众正通过电子屏了解展厅内容

  周末社教活动,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文物。

  在《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展厅,图表、照片、景观模型、摹绘、历史文献、幻影成像、多媒体演示等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互动游戏更是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新疆博物馆2014年从创新展览的形式入手,对《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新疆古代干尸陈列》《新疆民族风情陈列展》三大基本陈列展览进行了完善和提升。

  从展陈形式上看,在展厅的主入口两侧设计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画面,巧妙利用序厅前两个柱子,艺术处理为烽燧造型,将建筑原有结构隐藏其中。序厅主墙面,用极具西域特点的新疆织毯,衬托主题文字,结合新疆当地民族图案花纹,强调地域特点,突出主题。

  左右墙面选择当地代表性器物纹饰——狮形金牌饰,忠实再现历史,表现出特有的地域文化。一单元以一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为主题,采用微缩沙盘手法全景展示分布于新疆当地多处古人类遗址。小河遗址景观复原,以观者的视角,大景深表现遗址的壮美与苍凉。努拉塞山铜矿遗址,用一组大型展柜展示铜矿坡面模型,并微缩复原炼铜铸铜场景。在一侧设计一组大型全息影像,动态展示洋海墓地女子复原像及墓地结构。高昌故城遗址通过一组大型沙盘展示,沙盘两侧运用风蚀地貌造型突出地域特征,并在前方设置多媒体互动及文字说明。

  整个展览通过景观模型、幻影成像、沙盘、地图等多种展陈手段,弥补内容表达的缺失,增强展览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使文物的展示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

  展厅还设计了一些观众可以动手制作或亲身体验的参与项目,如触摸标本、问题翻板、拼图游戏、触摸听音、学习单等,活跃了展陈气氛。

  展厅还增设了虚拟展览的板块,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新疆历史各阶段的重要文物、图片及史料文件等典藏数据,以高分辨率扫描、数字化拍摄、三度空间模型虚拟制作等技术加以数字化存储,并通过网络完整呈现,让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了新疆历史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

  每到周末,都有一大批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博物馆举办的社教活动,有时候是听一场讲座,有时候是参加一次模拟考古,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文物。

西域文明的宝库
让文物“活”起来(展馆新气象)
馆藏精品
责编:赖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