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月13日报道,由于生育率下降,华裔人口比率不断下跌,从1957年占总人口的38%减至2015年的23.7%,未来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对于东南亚华人来说,“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似乎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吸引力,传统生育观念正在经历着“更新换代”的阵痛。
生育率连年“跳水”
低生育率甚至负生育率在欧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欧洲华人“入乡随俗”也许并不奇怪。但近年来华人减少生育的现象已经蔓延到东南亚地区,引起了华人社会的广泛关注。
马来西亚媒体日前指出,华裔的生育率从2000年的平均每位妇女生2.6个孩子下跌至2014年的1.4个,是各族中生育率下跌最多的族群。
《2015年华侨华人研究报告》中指出,新加坡作为主要的华人聚居地区,生育率在1960-1980年有一个快速下降趋势,此后保持小幅度的逐年下降。新加坡华裔黄敬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祖辈的华人通常会生很多孩子,他父母就有7个兄弟姐妹。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华人开始有意识地控制生育,一个家庭平均生两个孩子。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杨菊华教授指出,低生育率目前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后者主要包括东南亚和西亚部分国家。不难发现,东南亚作为海外华人最大的聚居地,已经开始告别“多子多福”的时代,开启了“优生优育”的新篇章。
多方推手致“减产”
华人生育率下降是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经济、文化和当地生育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生育和抚养意愿减退。
根据变化着的社会发展情况,各国的生育政策在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调整。作为社会成员,华人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政策的直接影响。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报道,近期在14个亚洲国家中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表明,虽然程度各异,各国实行“收紧”的人口政策后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进一步解除了华人对养老的顾虑,可以不再依赖“养儿防老”也降低了华人的生育积极性。
随着生活、教育和医疗成本的逐年上升,高昂的养育成本也让许多华人家庭望而却步。同时,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使职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工作和育儿无法兼顾时,华人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先打拼事业,走上晚育道路。人民大学人口学院巫锡炜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东南亚地区华人女性对婚外生育完全不能接受,再加上结婚和生育年龄的推迟,使得生育率逐年降低。
此外,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育龄女性有了自由选择的可能。与过去更多地通过相夫教子来实现人生价值不同,华人女性如今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存在感。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徐延辉教授认为,女性受教育和参与劳动力市场使得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显著提高,生育的热情会受到影响。
对于华人家庭来说,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来保证子女的优质生活显然是一个更加合理的现实选择。《2015年华侨华人研究报告》指出,传统生育文化对生育意愿的作用日益式微。从根本上来说,华人减少生育的根源其实是从“求量”到“重质”的观念变化。
“少子化”恐埋隐患
《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郑丁贤撰文指出,不管华社领袖如何鼓励多子、社团如何奖励多生家庭,都不会动摇马来西亚社会已经成形的少子观念。徐延辉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重生轻养”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现状。
人口学者普遍认为,控制人口增长比出现低生育率后鼓励生育简单许多。低生育率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需要警惕的现象,对于东南亚华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也是一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南亚华人减少生育的势头恐怕还将持续,而刹不住的“少子化”趋势给华人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低生育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华人的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而华人青年人口的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断层以及群体性老龄化加剧。更棘手的是,由此导致的华人政党和政治团体代表性的大幅削弱,这些政治组织为华人群体服务的能力将受到打击。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现有的社会地位也将有所动摇,可能会导致华人向其他地区流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会融入度普遍较高,由“少子化”引起的老龄化问题也将在未来成为困扰华人的一大难题。
“养儿防老”虽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社会状况,但走上另一边“少子”的极端显然也不利于华人的持续发展。巫锡炜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家庭的很多功能不断外移,但是随着低生育率趋势的蔓延,家庭的重要性会再次被国际社会所重视。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新的生育观念,这也许是东南亚华人应当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