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16日 星期六

老舍纪念馆

丹柿小院见精神

严 冰 刘雯昕 孙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16日   第 08 版)

  院中的柿子树和老舍纪念铜像
  刘雯昕摄

  老舍先生的客厅
  孙 琳摄

  在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里,有一座四合院清幽宁静、默然独立。在这座名为“丹柿小院”的宅子里,老舍先生度过了归国后的16个春秋,曾接待周恩来总理、溥仪的来访,并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20余部作品。

  2016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近日,记者来到老舍纪念馆,冬日的碧空下,两棵柿子树傲然挺立,守护着小院的老故事和旧时光。静立树下,遥想当年,先生的音容笑貌、博学多闻似乎穿越历史,浮现眼前。

  手植丹柿 满园香氛

  丹柿小院的得名,源于1953年春老舍先生亲手种在院中的两棵柿子树。老舍爱花,当时的小院中栽满了时令花卉,尤其在秋日晴空下,满园菊花怒放,姹紫嫣红开遍。

  这座外貌普通的四合院,占地约300平方米,共有房屋19间。推门进入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和一幅手书的“福”字。据老舍纪念馆业务部副主任何婷介绍,这个“福”字是老舍夫人胡絜青亲手所写,老舍生前每年春节便会更换一次。

  小院的3间北房被布置成客厅,老舍先生曾在这里接待了周总理、溥仪以及巴金、赵树理等文化名人。客厅窗明几净,花果飘香,简约的陈设显示出老舍井井有条的生活状态。客厅的东面是胡絜青的画室与卧房,这位前半生教书、后半生作画的才女,在这里描绘丹青数卷。

  四合院的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斋与卧室。每当灿烂的阳光射在书桌上方,老舍便会伏案写作,十几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在这里,他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作品,为中国文坛贡献了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这座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因为住过一位“人民艺术家”,因为那些精彩感人的故事,而变得不再平常。

  每天清晨,当阳光漫过小院时,老舍先生便会在6时练拳。他上午伏案写作,下午接待来访者,间或玩牌自娱。他的书房中,一张旧书桌向阳摆放,见证了老舍先生笔耕不辍的人生。另外,老舍先生还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唱京剧、说相声、演双簧、唱大鼓、写曲剧……“十八般武艺”无所不通。

  从老舍生平照片的展览,处处可见他对古玩的喜爱。老舍爱画,喜欢收藏名伶扇面,还爱买些小玩意儿。奇特的是,他重眼缘却不辨真伪,面对好友郑振铎“全该扔”的嘲笑,他淡然一笑,回应“我喜欢!”其率真直爽,可见一斑。

  在参观故居时发现,整栋宅院只有老舍先生的书房铺了木地板。据了解,周总理担心老舍身体病弱,屡次指示文联为丹柿小院铺设木地板。老舍婉拒后,最终自费安装。生活中的老舍虽身居北京市文联主席的高位,却从不以公徇私。他一生廉洁奉公,无愧“人民艺术家”的赞誉。

  丹柿小院,承载了老舍16年悲欢离合,见证了老舍为艺术耕耘不辍的历程。1966年8月24日,老舍从这里走向太平湖,为生命画上句点。回首过往,丹柿小院为老舍颠沛流离的一生增添了如许温暖,是这个漂泊游子灵魂的暂安处、欢乐的发源地。

  观众不断  追思无尽

  “我们读你,懂你,爱你。”“小时候读您,现在来看您。”“每年回国,我一定要来老舍纪念馆看看。”……翻开纪念馆的留言簿,满是游客对老舍先生无尽的爱意与追思。

  自1999年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十几个春秋变幻,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到访。“有一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骑着自行车,一个人来到故居参观。是我认出了他,还和他合影了呢!”纪念馆的门卫大爷说起这段往事,仍记忆犹新。

  目前,馆内常设“故居原状陈设”及“走进老舍的世界”展览,带领观众零距离观察老舍的真实生活。馆藏文物包括巴金、冰心等作家致晚年胡絜青的信件以及林风眠、于非闇等名家真迹。展陈设计方面,纪念馆基本保持了传统布局,并且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方便游客以互动形式了解老舍的生平和作品。

  此外,纪念馆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2015年,老舍纪念馆成功举办了多场“馆藏书画展”,赴内蒙古赤峰、山东济南、青岛等地巡展,年底还举办了“老舍纪念馆优秀留言展”,均收到了热烈反响。

  “2016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我们将开展更多活动来纪念他。”何婷介绍说,“我们即将举办‘老舍笔下的北京年节’展览以及‘永远的老舍’生平展,5月或8月还会有年度大展。”

  近年来,老舍纪念馆与时俱进,拓展宣传途径,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与网友、游客积极互动。纪念馆还与北京市文物局、教育局开展合作,已成为方家胡同小学和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为青少年了解老舍先生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百年来首次大修
丹柿小院见精神
“中国符号”走向大众
责编:苗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