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本是秦代中央政府创设的一个机构,职能为音乐歌舞的管理与教习。汉初未保留。汉武帝定郊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予配乐,供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该机构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乐府诗”,亦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此类诗歌虽有不入乐者,但也称“乐府”或“拟乐府”。“长歌行”是汉乐府诗的一个曲调,与正文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朝露”,早晨的露水。“晞”(xī),干燥。“布德泽”,散布恩惠。“恐”,怕。“秋节”,秋季。“焜(kūn)黄”,枯黄。“华”,花。以上六句为此诗的第一层语意,用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来比喻人生:春天,菜园中的青葵欣欣向荣;但秋天一来,它就会枯萎。人也是这样,年轻时充满着青春活力;但盛年一过,必将衰老。人生苦短,转瞬即逝,就像葵叶上的晨露,太阳出来了,很快便被晒干。
“百川”,泛指众多的河流。“复”,再。以上二句为此诗的第二层语意,用百川东逝来比喻人的生命流程:河水一旦汇入大海,便不能重回西岸的陆地;人的生命亦复如此,它是单向维度的时间,永远不会逆转。
以上八句所表达的生命意识,在汉诗以及后来的古典诗词里很常见。但其所引发的人生观却截然不同:大多数作者在意识到生命短暂,须加意珍惜时,作出的选择是及时行乐;而此诗作者的价值取向却迥异于常人——及时奋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是此诗的最后一层语意,也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一出便成为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励志格言。
此诗的前两层语意都是暗喻,都在为最后两句蓄势。蓄势既足,便不再隐蔽,不再曲折,放笔直抒胸臆。得力于前八句富有艺术形象与文学色彩的铺垫,这最后两句冲口而出的直说,便觉水到渠成。虽是“说教”,却非强加于人,不由你不深思,不由你不警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