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画家崔培鲁

20余载深圳“画缘”与“画情”(深圳记忆)

程全兵 赵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06日   第 07 版)

  画家崔培鲁

  崔培鲁作品《丰收颂》

  画家崔培鲁有个雅号,叫“崔葡萄”,这个雅号源自他的老师——当代著名画家王小古。崔培鲁早年随王小古学画,而王小古以画葡萄著称,世人曾称其为“王葡萄”。一次,崔培鲁随同老师参加笔会,有人请王小古画葡萄,并连声赞誉这位久负盛名的“王葡萄”。这时,王小古说:“我现在很少画葡萄了,我的学生崔培鲁画葡萄已画得很不错,现在‘王葡萄’变成‘崔葡萄’了。”

  

  画名早成——

  与深圳结下“画缘”

  崔培鲁画名早成。1985年,崔培鲁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得到上海画坛众多艺术大师前辈及同行们的赞许,书画大师谢稚柳老先生还特意在它的一幅葡萄画上题写:“此图写累累鲜实,大有琼浆玉液之感”,以表赞许。正是这次画展让崔培鲁在花鸟画坛一炮打响。

  随后,崔培鲁辗转各地举办画展,也多次经深圳赴香港参加文化交流。1987年,崔培鲁和著名作家峻青南下参观访问并在深圳举办二人国画联展。这次联展让崔培鲁与深圳初结“画缘”。

  1989年,崔培鲁在香港举办的大型个人画展引起了一定的轰动,画展结束后他在深圳顿足。此后不久,在罗湖区的支持下,他于次年在深圳博物馆举办了“崔培鲁国画艺术研讨会和作品展”。这次画展取得了较大反响,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亲临现场观展,并对崔培鲁发出邀请。1992年,几经波折后,正值艺术盛年的崔培鲁正式调入深圳经济特区,举家南迁深圳定居,开始新的艺术人生。

  扎根深圳——

  基层润物细无声

  调来深圳不久,崔培鲁就受命筹建深圳南山画院。崔培鲁回忆说,“这段时间,我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上班下班都是步履匆匆,感觉仿佛有一种魔力推着人往前走。虽然忙点累点,但人很充实,也打心底感到快乐!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深圳文化培土播种,十分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南山画院最终建立,为南山区留下了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园地。在他的悉心经营下,画院事业蒸蒸日上,常年举办各类画展和艺术交流活动,丰富着居民文化生活。

  1995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并早有管理社会文化的实践,崔培鲁调任南山区文化馆馆长,直至2004年退休。期间,他组织本区的画家开展艺术创作、基层文化活动、美术创作等,极大地活跃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之余,他悉心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也常在深圳的红树林、梧桐山、蛇口的大南山、小南山,流连驻足,创作了许多表现深圳特区题材的优秀作品,受到各方好评。

  走向世界——

  架中外艺术之桥

  作为一位享誉画坛的艺术家,崔培鲁来深以后,多次以艺术家身份出国访问和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春,崔培鲁再度来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开展期间,绘画大师刘海粟为他的葡萄图挥笔题写了“气韵生动”的赞语,那天,大师一边为他的葡萄图欣然题字,一边笑哈哈地说:“我100岁,又收了一个50岁的徒弟!”

  香港回归前夕,崔培鲁应邀在英国伦敦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展览厅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崔培鲁应印度外交部文化关系委员会和印度驻华大使馆的邀请,赴印度做了为期半个月的学术交流和访问。2004年春,崔培鲁携女儿崔文僮访问美国各地并于旧金山举办画展。同年6月,崔氏父女访问日本大阪并举办父女联展,其后又多次参访泰国、新加坡及欧美等地,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艺术之桥”。

  感悟深圳——

  艺术创新无止境

  为了寻找艺术突破,年逾花甲的崔培鲁选择了大写意花鸟画法(简称:“大花鸟”)。他说,之所以选择从“大花鸟”发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自身的因素和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一方面,他在传统笔墨技巧上积累数十年,根底深厚;另一方面,就是他所处的环境——深圳,为他提供了创新的契机和土壤。

  崔培鲁说,深圳“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他创作“大花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果说传统的文人花鸟画大多是抒写一种小情小调,是折子戏,那么“大花鸟”则应该是“宏大叙事”,首先要有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意境。而深圳30年的改革开放史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只有“大花鸟”这诸多题材,才能更好地传达和表现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伟大时代的风情和精神。

  崔培鲁表示,“与那些画到八九十岁的大画家相比,我才60多岁,还不算老,还要再奋斗个十几二十年。我现在正在拼命学习、补课,努力跟上时代”。

创意十二月 引领深圳生活
20余载深圳“画缘”与“画情”(深圳记忆)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