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延续文脉

让城市有灵魂

本报记者 陈振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01日   第 13 版)

  冬至前夕,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会再度召开,并从“全国”层面升格为“中央”层面。会上,一个热词备受关注:城市“历史文脉”。会议要求,“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脉、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故宫的北京,没有大雁塔的西安,没有西湖的杭州,没有园林的苏州,没有布达拉宫的拉萨,令人难以想象。中国儿童接受有关城市历史文脉的教育,始于幼儿园里传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然而,肇始于童年的历史文脉教育,并未能阻挡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千城一面”、“拆古建筑”、“存在西化”等问题。一位常年驻在日本的媒体人感慨,回到祖国一些城市,有时感受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纽约。

  而今,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人们在关注和思考城市工作时,正将更多目光放到历史文脉上。

  

  古城墙的魅力

  以中国最高领导人为例,习近平极为重视一座城市的文脉,从他的脚步中可以看出。

  2015年初,3个月时间,习近平两到西安,每次都到“最西安”的古城墙。

  一次是考察陕西。春节前夕,2月15日,当天夜里,习近平登上西安城墙,听取了西安城墙保护工作情况介绍,观看了城墙保护状况。一次是“家乡外交”。5月14日,习近平在西安南城墙箭楼迎接印度总理莫迪,两国领导人共同观看了体现中印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文艺演出《梦长安》。

  习近平对西安历史文脉的关注,不只是登上城墙。

  考察陕西期间,在西安市博物院,习近平观看了西安都城变迁图、隋唐长安城模型、青铜器及汉唐金银器文物展、汉唐代表性雕塑与唐三彩文物展,听取了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等介绍;“家乡外交”时,习近平还曾在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两国领导人先后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玄奘三藏院。他说,大慈恩寺是中印悠久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家乡外交”一周多后,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及西安的历史文脉,“隋唐时期,西安也是中日友好往来的重要门户,当年很多来自日本的使节、留学生、僧人在那里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同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段动人佳话”。

  再看北京。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说,首都规划务必“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他还察看了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展览和河堤遗址,沿河步行考察河道恢复、四合院复建情况,对这一项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一以贯之的关注

  习近平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关注,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一以贯之。

  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关注并熟知许多城市的历史文脉,它们包括县城正定,旅游城市厦门,需要“摆脱贫困”的宁德,省会城市福州、杭州,一线城市上海等。《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一文披露,一次,他在正定隆兴寺院西侧,看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名碑“本命长生祝延碑”上沾满泥土,缺乏保护,当即找到主管领导,并提出严肃批评。习近平说:“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福建日报《“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一文,则介绍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心和保护、修复林觉民故居、林则徐系列遗迹等文化遗产的细节,并提到2002年,福州市知名文物学者曾意丹请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其所著《福州古厝》作序,他欣然同意,在序言中写到: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2003年,习近平在《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一文中指出:杭州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在西湖四周,留下了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的深刻印记,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佳话诗篇,留下了不少民族英雄的悲歌壮举,留下了许多体现杭州先民勤劳智慧的园、亭、寺、塔。可以说,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

  上与下,古与今

  对城市文脉的保护,需要多层面共同努力:政界、学界、民间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学者梁思成对老北京城的保护,呕心沥血,念兹在兹,终未能成,留下遗憾。他的遗憾,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遗憾。遗憾不能再留。今天,文物专家谢辰生、作家冯骥才等知名人士,也在大声疾呼,希望刹住“古城改建”之风,保护古建筑。

  冯骥才曾说:“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而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对城市文脉的保护,要放到城市规划中来。“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历史文脉,并非独立存在,并非与现代化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与自然环境、现代元素、农村风光相伴共生。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部署“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时,提到两个“脉络”,一个是山水脉络,一个是历史文脉。

  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古与今,保护与利用,需要结合。199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福建日报》撰文《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提出“八个关系”:上与下、远与近、旧与新、内与外、好与差、大与小、建与管、古与今。有关“古与今”,他说:“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精神,至今仍有价值。

让城市有灵魂
让城市更温暖
在这里看懂未来城市的模样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